初中初二

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精選8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9.46W人 

篇一: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精選8篇)作文

前幾天我讀了《昆蟲記》,本以爲這是一部枯燥無味的說明性書籍,但走進它才發現,在作家法布爾的筆下,平平常常的小昆蟲也會變得生動有趣。

這部曠世奇作是科學與文學的完美結合。法布爾通過多年的仔細觀察與實驗,爲我們呈現了不同的昆蟲,主要介紹它們的能力、習性、住所、繁殖等方面的特性。奇特的是作者從人性的角度來評判昆蟲的行爲,賦予了它們人的感情,使得這本書能蘊含深刻的道理:蜣螂爲了搓一個好球費盡心血,哪怕最後被其他偷球的賊偷走,也要從頭再搓一個,可以看出它堅持不懈的精神;蟬需要在地下待四年之久,但當它脫胎換骨來到陽光下唱歌的時間只有一個月,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時光;螳螂看似在祈禱的莊重神情,實際暗藏殺機,它會無情地捕殺路過的小昆蟲,更可怕的是它們會同類相食,因此我們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最令我驚奇的情節的螢火蟲那一章。螢火蟲的尾巴上掛着一盞燈,會在夏夜的草叢中飛舞,十分壯觀。雌性螢火蟲尾巴最後三節都會發光,最後一節有兩個小斑點,發出的光可以透過背部,因此它身體上下都可以發光,而雄性螢火蟲只有最後一節發光,由此可見法布爾觀察的仔細。書中也解釋了螢火蟲能發光的原因:螢火蟲的呼吸管直通腹部,而腹部有一種特殊的可燃物,遇到空氣發生氧化反應併發出光亮,也就是說它是靠呼吸空氣來發光的,這刷新了我的認知。按照這個道理,它們可以完全控制光亮的程度,以便隱藏起來,多麼神奇呀!不過作者也如實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螢火蟲是一個表面光明磊落,實際陰險且兇殘的捕食者。它們先用它針狀的上顎給蝸牛注射神經毒素,再塗上消化液使蝸牛的肉變成液體,再吸入肚子裏,蝸牛就這樣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吃掉了。

讀這本書,震撼大自然神奇的同時,我學到了一個更重要的精神,那就是勇敢求真的精神。在蜜蜂實驗中,法布爾爲了做標記一共找過四十隻蜜蜂,但有二十隻在做標記的時候受傷了,多數是因爲蟄了法布爾才死的,但法布爾仍然堅持實驗,爲了帶走蜜蜂走了四公里,歷時一天最後完成實驗。反觀實際生活,我們雖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像蜜蜂這種動物是很常見的,爲什麼不做做這樣的實驗呢?也許是沒有興趣,但主要還是缺法布爾敢於探索,勇於求真知且不怕困苦的精神,要知道法布爾當時條件落後,而且他十分貧窮。但他正是有這種精神纔不會怕被蜜蜂蟄。我們應當學習他不怕困難,追求真理的執着精神。

《昆蟲記》既是一本妙趣橫生的自然科學之書,更是一本韻味極深的哲理之書。

篇二: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和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不能不說是傳奇;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在出版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個奇蹟之作便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

《昆蟲記》共十冊,每冊包含苦幹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了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蒼蠅等。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爲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裏行間裏流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酷愛。也正因如此,《昆蟲記》成爲了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更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應此而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號。

法布爾認爲: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在他的筆下,每一類昆去都有自己獨特的“音符”,也讓人們瞭解它們那不爲人知的一面:被人類大力讚美的“勤勞”螞蟻原來是其他昆蟲利益的損害者;黃蜂會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個夏季的蟬原來是個聾子;毛刺沙泥蜂會像一個神經科大夫般巧施麻醉術,讓自已的獵物昏而不死,使其幼蟲可以在自動保鮮的食物上長大;美麗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僅有兩三天的壽命,只來得及在世上找一個伴侶……這就是書中奇妙的祕密——生命。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蠍子的故事《蠍子“自殺”》。有人說:蠍子在遇到危險時就會自殺。於是,法布爾便爲此做了一個實驗。他用燒紅的木炭圍成一圈火牆,然後將一隻蠍子放進火牆裏,熱浪讓它倒退着捲成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曲折,突然,它一陣抽搐,接着一動不動。就在人們以爲它死了時,不一會,蠍子竟又奇蹟般的活過來了。這個實驗證明蠍子自殺的猜想無非是人們的一已之見。可細細品味這個故事,也許會明白更多——世界上大致除了人以外,任何生命都不會自願終止生命。生命寶貴而美麗,可有的人接受不了搓折,選擇了“自殺”。也許法布爾也是想借昆蟲告訴人們應大膽面對苦難,珍愛生命吧。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故事情節基於事實且曲折奇異。而作品中的昆蟲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着千絲萬縷的相通之處。看到這,我想這也許不只是寫昆蟲的吧!

篇三: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昆蟲記》這本書出自法國文學家讓_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之手,這本書行文活潑,語言詼諧,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引人入勝。

《昆蟲記》這本書中有許多不同的大自然生物。螳螂竟是美麗的殺手,它不乏典雅優美,體型矯健,上衣雅緻,體色淡綠,博翼修長。遇見對手卻毫不退縮,專吃活食,且十分靈活,再厲害的昆蟲一旦被夾在那四排尖齒交錯之中,便小命嗚呼了,雌螳螂更是連自己的新郎官都不放過。螢火蟲竟是最小最小的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手。被施以麻醉的蝸牛就任它宰割,使人意想不到。但是最吸引我的還是大孔雀蝶。

法布爾爲了研究是什麼來幫助雄性大孔雀蝶不遠萬里找到雌性的孔雀蝶,進行了多次實驗。首先法布爾囚禁了雌性大孔雀蝶,夜晚引來了無數追求者。法布爾便推測是雌性大孔雀蝶觸角的氣味吸引了她的追求者,接着法布爾又將頭天晚上雄性大孔雀蝶中的八位,減去了觸角,拔出了胸毛,卻還是引來許多新的造訪者。這實驗的經過不禁讓我也思考起來。排除其他可能性之後,剩下的就只有氣味,於是法布爾又在屋子裏撒了樟腦丸。可巧技未能奏效,大孔雀蝶們還是如約而至。女囚也死去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他捏了把汗,沒了雌性大孔雀蝶實驗該如何進行呢?

法布爾只能開啓了第二次實驗。但五月來臨,氣候變化無常,低溫不利於氣味發散,一切的心血都化爲烏有。不過他沒有被挫折所打倒,又到了五月,開始了第三次實驗。他分別將雌孔雀蝶放入兩個密封效果不同的盒子,只有沒密封好的盒子迎來了雄性大孔雀蝶。大孔雀蝶的檢驗再次告罄,但如果要觀察大孔雀蝶夜間婚禮中的親密舉動,那是頗爲困難的,只得在第四年時放棄了。

雖然法布爾就放棄了,但他堅持不懈的毅力使他的實驗維持了四年,這是我所敬佩的。也感受到了他的細緻入微。當他觀察菜豆象時,爲菜豆單獨留出了田地,還囑咐家人盡心盡力的照顧,字裏行間都透露着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從法布爾的《昆蟲記》中,我不僅瞭解到昆蟲的生活習性,還收穫了許多生活感悟,我意識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很多不足。我要向法布爾學習,做到遇挫折不輕易放棄,尊敬生命,全力拼搏,活出自己的價值。

篇四: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把他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昆蟲記》是他與昆蟲共同寫成的偉大樂章。

法布爾用人性觀察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字裏行間都透露着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鉅著。

法國劇作家埃德蒙·羅斯丹曾評價他:“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地想,美術家一般地看,文學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寫。”這句話說得不錯,然而我從他的語言中,看到更多的是他對真理的追求。

在原著第五卷《蟬和螞蟻的寓言》中,希臘原作家是想通過蟬在寒冬中被餓死的悲劇來告訴我們不勞者不會有好結局的道理。但法布爾卻否認了這個故事並認爲這個故事十分荒繆。首先,法布爾覺得,故事的“乞食者”應該是螞蟻,而不是蟬。法布爾通過細心觀察,發現夏天蟬在吸取樹汁時,螞蟻從原來的可憐乞討變成了無恥霸佔。它們咬蟬爪,扯翼尖,趁勢爬上蟬背,撓蟬的觸角,甚至膽大包天地咬着蟬的吸管不放,拼命地往外拽。最後巨蟬棄井而去,螞蟻們勝利高呼,成爲了井的新的主人。

可見,事實徹頭徹尾地把寓言臆想的角色給調換過來了。毫不客氣、搶劫時決不退縮的求食者是螞蟻。而甘願與受苦者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其實是蟬。希臘是蟬的老家,炎熱的夏天隨處可見蟬的身影,耳邊都縈繞着蟬鳴,作者應該對蟬有豐富的瞭解纔對,而不是胡編亂造,讓蟬的聲名被寓言糟蹋。法布爾對真理的追求,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記得四年級時有一單元要寫觀察日記,老師要我們進行長時間的觀察,並且把每天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剛開始我還覺得挺有意思,每天認真記錄豆芽的生長變化,可三天以後我已沒了當時的激情。一週後想起要交的作業,但豆芽早已腐爛,只能胡亂寫一篇來濫竽充數。結果不用想,我被老師批評了一頓,沒有認真觀察,怎麼能寫出好作文呢!“動人者,莫過於情;感人者,莫過於心。”老師一直強調,作文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作文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便利或利益,失去永久的真理,讓世人誤會,願我們踏尋真理之路!

篇五: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初讀昆蟲記,便是不屑:小小昆蟲,有何可探索?可法布爾卻不然。他忠實於探索這小小生命。這難道就是瑪麗·卡里所說的“最微小的細胞也有着獨特的目的和意義”嗎?

《昆蟲記》中記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方式,介紹了這些小小生命的奇妙之處:螞蟻爲了一口汁液耍無賴式地“背叛”了蟬;螳螂可以憑氣勢嚇癱敵人;甲蟲夫婦一生不離不棄;大孔雀蝶靈敏的嗅覺可以讓其找到千里之外的新娘;聖甲蟲的鬼斧神工;朗格多克蠍有着“母愛”……法布爾把這些都觀察的如此仔細,並用人性化的語言書寫下了它們的樁樁小事。

法布爾爲何探索這些不起眼的生命?因爲他尊崇生命。他尊崇這些被人瞧不起的生命,然而,從中又發現了更深層的奧祕,悟到了在人身上也許都悟不到的道理……

法布爾說:“一小塊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與樂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龐大的無生命的原料”,這是他對生命的崇敬,也是一名學士身上彰顯出的過人的智慧——謙虛。

也許著《昆蟲記》表現出了他對昆蟲這種生命的尊崇,但對這種小小生命都能體現出的尊崇,難道不也是他對“大生命”——大自然、人、地球……的尊崇嗎?

崇敬,是一名學士的“必備”,這是謙虛的表現,也是突破的標誌,它是讓你脫出迷霧的明燈,也是能讓人不盲目自信的警燈。回想當初對那些比自己差的同學的輕視與嘲弄,內心自然是慚愧萬分,我們應該尊敬一些頂尖的同學,同時也應謙虛地對待某一方面比自己差的同學。就如同法布爾尊崇比自己弱小的蟲子的生命一樣。

只有你尊敬世界,世界纔會回答你。於是,法布爾成功了,他吸引了更多人效仿,吸引了更多人志同道合。

探索是尊崇一種更好的表現方式。探索生命,意味着你更加深入的尊崇生命,從而才能夠去探索生命,不斷追尋,不斷創新着這種生命的意義。

也許有人說:“探索都是科學家的事,我們無權也無力去插手”。其實不然,觀察長在路邊的一株植物,不是探索嗎?瞭解一種動物,不是探索嗎?當一隻螞蟻在你的面前,你會一腳將它踩死嗎?我們可以盡力地去探索生命,充滿敬意地觀察、發現。也許沒有法布爾如此熱忱,但我也將努力的探索。

尊崇任何一種生命,盡力地探索任何一種事物,因爲“最微小的細胞也有着特殊的目的與意義”!

篇六: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小時候讀改編過的兒童版的《昆蟲記》,就覺得科學和大自然是十分新奇有趣的,這使得《昆蟲記》成爲了我科學啓蒙的書目之一。

長大了再讀原著,體會作者法布爾的語言,自覺別有一番風味。《昆蟲記》被認爲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生動的語言顯示了文學性,兒童版的《昆蟲記》雖並未改變原著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卻少了許多細節描寫,且大大削弱了原著所蘊含的科學精神。

法布爾描寫聖甲蟲生活習性的三個章節,便充分地體現了其語言的幽默風趣、準確科學,及作者嚴謹的科學精神。

法布爾的語言最鮮明的特點,便是風趣詼諧而又吸引人的。作者寫聖甲蟲爭奪牛糞的熱情十足,“從全球各地蜂擁到加利福尼亞的淘金者們,也沒有他們的那股狂熱勁兒。”將聖甲蟲們與淘金者們對比,真是讓人忍俊不禁。當看到同性的聖甲蟲無家庭、勞動共同體,卻幫助其他聖甲蟲滾糞球時,我不禁疑惑:這是爲什麼呢?法布爾非常善於拋出問題,吸引人繼續往下讀。

說完語言,再說科學性。作者運用一系列動詞,詳細描寫了聖甲蟲製作糞球的全過程:“選取”“揉制”“搓成”“滾動”這是聖甲蟲在解決自己的口糧問題;“敲破”“打碎”“搜查”“聚攏”“拖入”“擠壓”“揉制”“磨光”“修飾”,這是聖甲蟲在精心製作產卵房;“抹光”“拍壓”“塞上”“封住”,這是聖甲蟲在細心呵護孵化室。文中還細緻描繪了聖甲蟲滾糞球的場景:“兩條長後腿摟住糞球”“雙足輪流按壓”“一來一回”“一左一右”“球面硬度因均勻受壓而趨於一致”……

每個細節都是作者耐心觀察而來,無道聽途說或瞎編亂造。聖甲蟲的腸道和糞球中蟲卵的位置也都由法布爾親手解剖而來,不因麻煩、骯髒而直接猜測。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爲了探究昆蟲裝死的奧祕,法布爾實驗了多種昆蟲,耗費了大量時間去等待昆蟲甦醒,並通過觀察、製造各種不同的環境特徵進一步去探究發現,這樣的科學精神真是值得敬佩。

科學研究是需要非常嚴謹的,法布爾恰恰做到了這一點。他在科學研究中,認真投入,努力探尋和追求大自然的真實與生命的奧妙。法布爾認爲“我們的科學與我們手段之貧乏相比,更顯得其偉大輝煌。”他拋出問題再做出回答,一步一步引領我們去探索和發現,再去發現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他用嚴謹、認真探索的精神去面對科學,去真正的觀察,而不是隻根據傳言或書上的記載而下定論。我從書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法布爾一絲不苟、專心研究、獻身科學的優秀品質,更感受到他對自然科學的敬畏之情,也許正是這種敬畏造就了偉大吧。

合上《昆蟲記》,我又有了深入探索大自然之美的慾望,這或許就是科學名著的力量吧!

篇七: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在這個假期裏,我讀了一本書——《昆蟲記》。

在看到這個名字時,腦中就不由自主的會浮現出一幅美麗的景象:在月朗星空的襯托下,獨自漫步於林間幽靜的小路,側耳傾聽草叢裏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尋尋覓覓,原來是幾隻小蟲正炫耀自己嘹亮的歌喉。不得不說,他們的存在着實爲黑夜增添了些許的生機,爲黑夜點綴了些許的神祕……這讓我對這本書更加的好奇。

在我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去了解了它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全名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法國人。法布爾被世人稱爲“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這足以看出法布爾在昆蟲研究方面的偉大。

《昆蟲記》是一部長篇生物學著作。作者以其畢生從事的昆蟲研究經歷和成果,運用細膩翔實、熱情真摯的語言,真實而又深刻地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的每一次小小的動作,都會引其對人生無限的思考,蘊含着他追求真理探索真相的精神。並且魯迅將《昆蟲記》譽爲“講昆蟲的生活的楷模”。

我認爲昆蟲記這本書有兩大特點。

一:以人性關照蟲性。在法布爾筆下,每一類昆蟲都具備自己獨特的音符,有很強的感染力。令人稱奇的是,他的這部“蟲子集”並不是單單寫到蟲子的本身,而是以人性關照蟲性,用蟲性反觀人生,將精彩紛呈的昆蟲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比如在他描寫的大孔雀蝶中有:“大孔雀蝶爲了結婚這個他生命的唯一目的,具備了一種奇妙的天賦。能飛過長距離,穿過黑暗,越過障礙,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兩三個晚上的時間裏,它用幾個小時去尋覓,去調情……”讀起來不禁讓人感慨他愛情的淒涼。他們可以爲了自己的愛情,毫不猶豫的勇往直前,即使生命是那麼的短暫,他們也不退縮,始終堅定不移。

二:細緻觀察,多次實驗。

《昆蟲記》這部作品在不經意間讓我們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又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跟隨作者的文字,我們欣賞到了一卷卷昆蟲的精彩畫面,更進一步瞭解到了昆蟲的生活習性,這主要歸功於他對昆蟲的細緻觀察,多次實驗。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正如伽利略所說:“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細節,並從中發現問題。而實驗就是用來證實觀察中發現的問題。生活當中,我們也應該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動腦筋。這樣,才能從諸多的事物中領略出一些生活的真諦、道理!

篇八:讀昆蟲記有感800字初二

因爲理想,所以堅持。

——題記

情緒束縛不了我,我高唱自由與熱愛。

思緒飄回幾天前,我看了一本叫作《昆蟲記》的書。它的書名簡單明瞭,這部書吸引我的是作者詼諧幽默,清新自然的語言。故事的開始是在“荒石園”,結束是在“燕子與麻雀”。其實在《昆蟲記》的字裏行間,我們不難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研究事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與一絲不苟的研究態度。在法布爾筆下,小小的昆蟲彷彿擁有了人的情感,它們辛勤地修築自己的房屋,尋找伴侶,儲備糧食,各自過着平實而快樂的日子,每讀過一章,我都能對一種小昆蟲有更全面的瞭解,讓我們在觀察它們的同時,也能對人生產生新的理解與體悟。

這本書的成果都是法布爾寂寞孤獨安靜,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艱辛中創造出來的。它所給我的理解是“少年應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我們要有理想、要有熱愛,要有堅持。我不想做手心裏的薔薇,我要做肆意綻放的玫瑰,我希望我的青春永遠美好,理想永遠熾熱。而作爲中學生的我們,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但少年有夢,不應止於心動更要在於行動。每個人的理想都不一樣,但真正能實現理想的人不在多數,他們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強者總能堅持到最後。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強者。在學習的道路上,總是鮮花與荊棘並存,只有一路上的坎坷,才配得上到終點的我們,請相信你的汗水和堅持,你終會閃閃發光。

總的來說,《昆蟲記》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這本書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你會覺得這本書越讀越有趣,因爲作者對昆蟲的熱情永遠不會熄滅在現實的平凡中。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近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年輕沒有失敗,別輕易放棄。”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因爲理想,所以堅持。我自豪情萬丈:少年自有少年狂,心向驕陽萬丈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