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

朽木未必不可雕作文

本文已影響 8.44W人 

如果你觀賞過木雕藝術品,你一定會對各種精巧逼真的造型讚不絕口。可當你知道這些精美木雕的原材料不過是蟲蛀的枯樹根時,你會有何感想呢?你會對“朽木不可雕”的古訓提出疑問嗎?

朽木未必不可雕

朽木,它“朽”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是完全腐蝕不可救藥。而有的只是外表有所受損,裏面卻完好如初,只需將外表損壞的部分挖走,一樣可以派上用場。不起眼的枯樹根被精雕細琢之後,化成了展翅欲飛的“仙鶴”、憨態可掬的“熊貓”、精神矍鑠的“老頭”……不就證實了朽木未必不可雕嗎?

物猶如此,人不也是這樣嗎?有些人身上有不少缺點,是人們眼中的“朽木”。但是就是這樣的“朽木”也能成才。如晉朝的周處,少年時被家鄉人稱爲“三害”之一,然而他知錯能改,迷途知返。聽從陸雲的勸告,終成爲一大孝子和忠臣。少年的周處,也算是“朽木”,可這根“朽木”竟成爲國家棟梁。就是現在,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2011年度感動中國的獲獎者劉偉,被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他用雙腳在琴鍵上彈奏出美妙的旋律;除語文外,基本每門都不及格的“差生”韓寒,居然成爲名噪一時的作家。這一切的一切,不都證明了朽木未必不可雕嗎?

在我們的身邊“朽木”不也很多嗎?他們或學習懶散,或破壞紀律,或頂撞老師。他們像草原上的烈馬,不易被束縛。如果老師對於他們的種種劣跡,先是嚴厲責罰,沒有效果後就乾脆不管,聽之任之,他們就可能成爲真正朽透了不可雕的木頭。可是,他們並不是不可救藥的朽木,這些差生身上也有不少的閃光點,不過是容易被其缺點所掩蓋而難以發現。問題是缺少慧眼識珠的“能工巧匠”,將這些可以挽救回來的“朽木”雕琢成精品。

所以,正確看待朽木,是決定其可否“成器”的前提。合格的雕刻師必須有一雙慧眼。“焦尾琴”就說明了這一點。一塊其貌不揚的桐木,在樵夫的眼中不過是一件廢品。然而音樂家蔡邕慧眼識珠,一眼就認出這不是一件尋常的寶貝,從火堆裏救出尾端燒焦了的桐木,竟然製成了千古留名的“焦尾琴”。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說明着朽木是可雕的,“受傷”的木頭只要“內心”完整,它就未必無用!

“朽木”未必不可雕!如果以慧眼去發現,用心雕琢,那麼朽木也能成爲一件藝術精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