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虛擬時代,不爲物役作文

本文已影響 9.03W人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明確指出:以物相輔,能夠大大提升成功的機率。但,正如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庫克所言,在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不是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而是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人工智能固然功不可沒,但,人類不能爲物所役。

虛擬時代,不爲物役

在這個時代,科技快速地發展着。我們可以讚歎於霍金的智能輪椅是多麼偉大精妙,正是先進的科技才使得他的思維得以傳播,得以化作文字,成就轟動世界的《時間簡史》。在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工作環境中,計算精密的機械儀器代替了人類,準確高效地完成工作。而繞過科技帶來的便捷之景,同時我們看見了多少本該鮮活的青年人被禁錮於虛擬的網絡中,不再出門,宅在家中,癱陷於鬆軟的沙發內,一天的生活內容僅僅是動動手指。近年來多有新聞報道,年輕人因爲長期熬夜追劇,打遊戲,導致暫時性失明,連頸椎病都有了年輕化之趨勢。人人都有手機,電腦……日常生活中,“低頭族”隨處可見,若一味地沉溺於智能科技帶來的精神愉悅中,那份最初的愉悅感,最終可能變成“精神鴉片”,殘害自己。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智能科技,而不當爲其所役。

智能科技的發展還帶有更多潛在的影響。常常看見一些年幼的孩子,在那本該對自然萬物萌發興趣,在陽光照耀下盡興奔跑的年紀,癡迷於手中一方小小的屏幕。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言論,勸孩子儘早地接觸計算機,道是未來將是計算機主宰的時代。可是否曾有人想過,人類是自然滋養而生的生靈,本就來源於廣袤天地之間,我們該享受的,包括大自然所贈予的一切。美國有一項研究數據表明,幼年時期依賴計算機越多,接觸自然越少,就越易喪失擁有的感官潛能……在人工智能的洶涌浪潮前,我們是時候該思考,在這個虛擬時代,如何重拾生活。

《管子》有云:“君子使物,不爲物使。”王安石早已承認,物之相輔必不可少。萬衆矚目的人工智能,擁有難以估量的發展前景,我們的生活因此已發生——我也相信,將進一步發生更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最初的宗旨即是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於科技的迅猛發展之際,於這智能科技構造的虛擬時代中,人類亦不會停止思索,思索着出發的目的,思索着最完美的結局——虛擬時代,不爲物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