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我想到了作文

本文已影響 7.27W人 

“梨花風起正清明”。每當清明,總會想到小時候在老家的日子,總會想到老家的祭祖儀式。

我想到了

清明時節是要下雨的,不是大雨,是毛細毛細的小雨,像蠶絲,隨着風,一層一層飄下來。少年不識愁滋味,小孩子的我們哪曉得什麼欲斷魂,反而是歡天喜地的往山頂上爬,向竹林裏鑽,尋“雨後春筍”。

在老家,竹筍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大年時候,滿山都是筍,大的,小的,細長的,矮胖的,嫩綠的,棕紫的,什麼品種的都一齊冒了出來,小年時候,筍就少了,常要到竹林深處才能找到一兩棵。大年,小年,一年隔一年,大年吃鮮筍,小年吃筍乾,都各有風味。

清明是特殊的節日,飯前要祭祖,那是很要講究的,先是宴席,這要講究五個字:質、色、香、味、器,食材必需是當地傳統的,“糯米子”“筍豆腐”都必不可少,祭祖的菜要是新鮮的,筍乾是不可以出現的。酒,要有香,菜要有味,裝盤的器具要印有吉祥的圖案。

祭祖儀式開始,一張方桌,一條邊擺上兩支蠟燭和三杯酒,三碗熱飯,全家人站在桌邊,先由長輩,就是爺爺,說一些請祖先保佑家人的話,再按輩份依次對祖先說出自已的願望,一向慈眉善目的奶奶這個時候會格外嚴肅。她會把一口沒柄的鐵鍋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一紮一紮親自的錫箔和紙錢,用火燒起來,紙錢由黃變紅,再燃爲灰色,風一吹,便飛向山野。火光閃爍。此時大家都不說話,靜靜地站着,望着遠處依稀的青山。江南的煙雨籠罩着白牆灰瓦的祠堂,那是清明的色彩。

祭祖儀式結束後,我們就可以吃飯了,一大鍋的筍豆腐,滋滋的騰着煙,一塊塊蒸肉,滴出點點油水……。,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落箸夾菜,爺爺和爸爸拿瓷壺熱出兩碗橙紅的自釀酒,津津有味的講着一年中的趣事,我和表姐嘴巴攙,要吃上好幾塊甜糯糯的糯米子,媽媽不讓吃,太甜要蛀牙,我們便趁着鍋裏的冒出的白色熱氣,快速抓上一塊,忙塞到嘴裏……。

清明節過後,我們又要回上海了,下次吃到祭祖宴只能等到明年了,祭祖宴的滋味忘不掉,那麼美,是濃濃家鄉的味道。忽然想到,在西風東漸,傳統節日幾乎被世人所遺忘的今天。或許是老家的偏僻,或許是家鄉人千百年執着的堅守。老家幾千年的祭祖儀式,卻如此完好的保存下來。文化是根,願每個中華子孫都不忘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