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我與北平作文700字

本文已影響 8.95W人 

說起北平,心中就有萬般思念,如泉水般噴涌而出。

我與北平作文700字

北平的衚衕,不像原宿的街道,那樣的冷清與匆忙;也不像溫州的五馬街,如此擁擠和吵鬧。它只有那種平常的熱鬧,那種淡淡的。

街上,三三兩兩的人時不時的東張西望,或者停下腳步駐足觀看,還有人手上大包小包的東西,但似乎仍感覺不到累,繼續說說笑笑。街邊的小店如凝星般開着。遠處,時不時有小販從街頭走到街尾,那悠悠的吆喝聲,也隨着風聲,“飄”走了。當然,衚衕裏最吸引我的是那小販長杆上一串串的糖葫蘆。

老者在石板上甩出“糖風”來,那是在糖葫蘆尖上薄薄的一片糖。過年的糖葫蘆,要甩出長長的糖風。老者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老者說:“糖葫蘆只有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我的糖葫蘆就是這樣。”

剛做好的糖葫蘆可漂亮了。晶瑩剔透的糖漿包裹着一顆顆紅彤彤的山楂。輕咬一口,糖漿的甜膩和山楂的酸澀頓時混合在一起。一切都顯得那麼融洽,彷彿讓人感覺他們是天生兒的一對。

北平還有一點十分吸引我,那就是天橋邊各式各樣的雜耍。有頂盤子的、有變戲法的……花樣百出

地壇廟會是我每年必去的地兒。那裏有各式各樣的北平絕活:把人變沒的、把火變鴿子的、從空空如也的袋子裏拿出許多小玩意兒。每次都得把手拍的紅彤彤的,把嗓子喊破了,才肯依依不捨的回家去。

就像老舍先生說過的那樣:“我生在北平,那裏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章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雖不生在北平,但我對北平的那份愛可以與老舍先生相提並論。

我筆下的北平,是老舍筆下的北平;是沈從文筆下的北平;是林語堂筆下的北平。可我去北平兩三次了,卻沒看見他們所說的“北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