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莫讓整體被碎片解構作文1000字

本文已影響 9.46W人 

碎片化”在如今早已是個屢見不鮮的話題,社會、政治、經濟各個領域無時無刻不在討論與之相關聯的問題:信息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關係碎片化……的確,當下社會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無數個不同形式的“碎片”拼湊而成,我們的時間是碎片式的,學習是碎片式的,甚至在公共領域發表意見,也是藉由“碎片”的載體——社交媒體達成的。在這樣一個不可避免的大趨勢背後,自然也有批判的聲音不絕於耳。對於“碎片化”的利弊,我認爲應當理性看待。

莫讓整體被碎片解構作文1000字

“碎片化”現象,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後,互聯網逐漸發展成爲席捲世界的一大浪潮之後產生的。互聯網在快速及時傳遞大量信息的同時,也要關注不同受衆對特定類型信息的需求,因此網上的信息既要涵蓋幾乎所有領域,又必須高速更新換代,以使更多的用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回到當年,當所有的信息來源僅限於一張白紙黑字的報紙或一本書時,我們不需要對信息進行切割加工、精準投遞,因爲這是一個信息選擇受衆的時代,而不是受衆選擇信息,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僅有一種,同時因爲印刷技術所限,信息傳播的速度穩定,傳統媒體也不會面臨同行之外的競速戰爭。可以說,“碎片化”是這個“娛樂至死”時代的特定符號。

我們的確能從這樣一種趨勢中受益,流媒體對信息的篩選已經爲我們做好了第一道過濾工作,許多新聞app中常含有“推送”功能,你可以自定義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將認爲無用的信息排除在外。面對如此龐雜的信息來源,我們不用一一挑揀,從某種意義上,這省下了不少塊狀時間——在時間都被“碎片化”的當下,無疑是有所裨益的。

但是當我們把別人爲我們做好的工作看做理所當然時,也失去了一定的自主性。在網絡媒體爲我們精心呈上的“滿漢全席”中,我們實際上成爲了被綁定的靶對象,習慣於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網上所謂的“真相”,這種盲目的相信往往會矇蔽我們的雙眼,而這也是碎片化帶來的弊端之一,這些碎片信息往往不能代表一個整體,它所反映的不過是一個完整事件中的局部,僅僅用這些內容試圖還原我們想知道的真相,豈不是如“盲人摸象”般可笑?“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纔是我們對待碎片化信息的正確態度。

此外,碎片化的閱讀也常常是批評家詬病的對象。閱讀,是與古今大家的思想對話的過程;而閱讀中的思考,又是與自我心靈的交流。這種對於靈魂的自我審視,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看到自己的內心。然而當整體時間已不再可用,一天的24小時早已被碎片化的瑣事切割,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忙裏偷閒地瞟上幾眼今日要聞,更不可能在夜深人靜時強打精神進行“一日三省吾身”式的思考。這樣零星的學習,不可能系統構建起一套知識體系,更難以形成深刻的價值觀念。於是不難理解,爲何社會的主流價值越來越偏向功利化,深層次的道德語言愈來愈難在公衆對話中出現。

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描繪了一羣“因爲不知自己爲什麼笑、爲什麼不再思考而痛苦的人”,這應當爲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可否認,“碎片化”終將成爲我們生活最重要的標誌,碎片閱讀、碎片時間無可避免,但我們不能讓真相、道德觀念乃至民族文化被碎片解構。尼爾·波茲曼說,“如果人民蛻化爲被動的受衆,這個民族將危在旦夕。”在對待社會主流價值上,我們必須採取整體化的思想,莫讓積極向上的文化語言被片面消極的思想觀念消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