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9.37W人 

篇一: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精選6篇)

泥土的味道

秦曉翔

有人曾說:“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多半是農民。”因爲家庭的緣故,從小我就對農村、田地一點也不陌生,一旦回想起家鄉,首先撞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自建房,家家戶戶都有一小塊耕田,還有將小鎮包圍起來的四面八方的山。家鄉的房子背靠一條小河,河對岸則是近些年新建起的高樓大廈,每每到了夜晚,河這頭總是一片黑暗寂靜,而河對岸則是滿眼燈火霓虹,不間斷的音樂回散,現在回想起那景,總有一種不真實感。

時至今日,不光是我的家鄉,在許多地方,“鄉村”不再成爲貧困的代名詞,“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份這份人氣興旺、富足悠然,纔是目前大部分農村的現狀。城市中的高樓林立、炫麗燈火,在農村的自然靜謐面前,顯得俗不可耐。

但是快速的現代化發展帶來的不僅是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更是不斷在減少的古村落、古建築,現代化的建築快速膨脹,壓迫着傳統文化根脈和歷史遺存的生存空間。更不用說在一些追求形式、利益衝突的地方,總是以割斷文脈、棄置鄉愁爲代價的。從鄉村走出來的人們更有“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的感慨。中國是深扎泥土中的國家,更是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大國,泥土就是中國的“根”。而社會的趨向卻是在不斷斬斷這個國家的根,妄圖它可以做一株無根而立之植。的確,時間不斷向前,時代不斷在進步,但這份獨屬於鄉村的美,不該被削減。在“根”的生存危機之際,習主席站出來,提出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發展戰略,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概念,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讓農村的泥濘小道變成了瀝青馬路,讓自建房變成了規範的農家別墅。

變化的農村,不變的是豐收時節的金黃田地,不變的是夏天池塘的陣陣蛙鳴,不變的是中華大地的“根”。城市裏的雨很多時候帶來的是無盡的煩心與禍事,而鄉村的雨,下出了久違的泥土的土腥味,讓泥土的味道充斥着人們的鼻腔,讓未來的孩子們不至於連泥土的味道,還要傻傻地詢問父母。

守護住農村,就是守護住了“根”,就是保護着中華民族的命脈。青山綠水常在,小康生活已來。

篇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永恆的美麗鄉土

唐梓怡

有一片土地,她養育着金黃的稻穗和質樸的人民;有一片土地,它流淌着澄澈的清泉和濃密的鄉愁;有一片土地,他展望着未來的發展和中國人民堅定的中國夢。我們無法忘懷這美麗的土地——鄉村。

爲何說我們無法忘懷?漫漫遊子會告訴你。許多有志向或是被迫離開鄉村的人,他們在他鄉拼搏與奮鬥,追求自己的夢想,可誰又能理解在落魄時,在失意時,在孤單時,鄉村在他們心裏悄無聲息支撐起那疲憊的身軀和空虛的靈魂。白居易曾寫道:“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村夜的蕭瑟在遊子心裏也會有別樣的溫度,鄉村的美景給了遊子無限心靈的慰藉。我們怎麼忘懷這個默默支撐自己的地方呢?

我們不難體會優美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緊密聯繫,而鄉村正是這一和諧關係的極佳彰顯。陶淵明無比心儀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孟浩然神往“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就因爲這些風景屬於自然,屬於鄉村,屬於心靈靜謐處。坐落於山林環抱的鄉村,是美麗的,也該是豐饒的。時至今日,鄉村不再代表着貧窮與落後,而是異彩紛呈的大舞臺,任它的子民,舞出自己的風采。美麗鄉村,成爲美麗中國的新名片。

鄉村不止於外表的清幽美麗,還特別於它的內在,它那無與倫比的風俗文化。管是語言、舞蹈、服飾、食物,都成爲各個鄉村的獨特標誌。若你能因爲一個動作,一道菜品,一件服裝,而想起你的鄉村,那一定是奇特的幸福感。“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似故山”,司空圖曾這麼寫道。作者離開家鄉,感到異鄉的語言與故鄉的語言差別越來越大,但山中鶯聲的啼叫和故鄉的鶯啼相似,因而觸起鄉思,遷恨於鶯啼,這樣獨特的文化是人們與鄉村之間的橋樑,風俗文化人文特色,使你成爲鄉村的一部分,而鄉村成爲屬於你的土地。

鄉村的崛起必然會影響城市的發展。“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強調的這些內容,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心緒難平,它說出的正是人們對鄉土氣韻、桑梓情懷和歷史記憶的依戀與渴望,爲的就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把歷史和人爲作爲不可或缺的必備要素,以確保人們能帶着傳統進入現代,而絕非是懷着暌隔歷史與斬斷鄉愁的遺憾而入住水泥森林。我們要在發展中傳承歷史,在推進現代化中保護中國的“根”,那美麗的鄉村。

鄉愁,就是家國情懷,就是文脈延亙。守護鄉村,就是守住中國夢。只有保護好鄉村美景的美,人情的美,風俗的美,中國的美才會永不暗淡。若鄉村永恆,則中國永恆。

篇三: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故里依舊鄉土依舊

歐陽馨怡

習近平總書記曾言:”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鄉村是中國的根,也是無數城市人心中的根,心中永遠的故里,心中永恆的溫柔鄉。留住中國之美,應留住鄉村之美。

留住鄉村之美,應留住清甜的鄉村景。孟浩然在《過故人莊》裏言:“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蘇軾《新城道中二首》:“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也許你記憶中的鄉村充滿泥濘和破爛,但如今的鄉村不再落後。在發展的同時,不應毀滅的鄉村景,如果提起鄉村的美景,記起的還是被橫七豎八的電線瓜分的湛藍天空,是一片金黃色的稻田,是在廣漠無垠的大草地上秀上去幾頭牛羊,是不停運轉的水車,是騎着腳踏車在田間小路的自由追風,是路邊不知名星星點點的野花,是傍晚升起的縷縷炊煙……而不是四處廢棄的污水橫流,遍地的垃圾和廢物,以及灰暗陰沉的天。

留住鄉村之美,留住鄉土般淳樸深厚的鄉村情。“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鄉村人民的純樸好客將永遠是鄉村美的代名詞,渾厚的臘酒,新鮮的土雞蛋,自家小院種的蔬菜,去年剛薰的臘魚臘肉,自家養的雞鴨魚……他們總是渴望將最真摯、最純樸的感情通過鄉村鄉土中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傳達給你,這些方式多多少少帶有一點鄉土味,卻也是最溫暖最質樸的。

留住鄉村之美,留住心中剪不斷的鄉村結。也許獨自在城市中打拼,“身在異鄉爲異客”的感覺來得更爲猛烈,是川流不息的人潮,是忙碌的24小時,是便利店的簡單快餐……也許你會懷念在那個小鄉村裏的生活。這便是鄉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才能留住根。”將鄉土那段“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的畫面永遠銘記。

留住鄉村之美,更需留住堅實的鄉村力。辛棄疾曾吟“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豐收之時,也是鄉村最忙碌之時,也是鄉村最最有生機之時。家家戶戶開始有條不紊的幹起農活,開始加工生產。豐收之際,鄉村能夠讓14億中國人吃飽,不得不讓人感嘆鄉村力的強大。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以鄉村爲根,鄉土中國將永遠少不了鄉村,鄉村是中國背後最強大的依靠,是中國的本源。發展鄉村力,讓中國越來越強大且富饒。鄉村力的提升,也將會是中國力的提升。

故里依舊,鄉土依舊。希望鄉村這個連着無數人的故里,永遠春風十里。留住最初記憶裏的美,並不斷朝着最好的未來發展。更願中國從擺脫絕對貧困開始,重新書寫嶄新的篇章!

篇四: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淺聽鄉土脈搏

劉添宸

習總書記說:“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鄉村確是中國的根,腳下是黑土麥田,迎面拍打而來的是釀在風裏的四季,而我,一個“土”孩子,見證了鄉土被城市同化,也淺聽了鄉土脈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個人都長在這青山綠水間,天蒙亮的一聲問候,或憨厚或打趣都是村裏人心與心的溝通,這裏孕育着他們,這時的鄉村你淺聽,言語之間都是讚美與滿足,鄉土脈搏也在強有力地蹦跳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再入農村,不知是“近鄉情更怯”,我竟想逃離這裏。人與人之間多了客套,小村莊也長高了,風夾雜着汽油味重重襲來,讓我這歸鄉的“城裏人”恍惚又見一幅城市模樣。望着遠處高高的山,腳下長長的路,一扇扇緊閉的門,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從前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也真的成了從前,鄉愁漸漸地埋在心底,卻找不到賴以生髮和寄託的村落,尤是那利益驅動下變動的人心,“記得住鄉愁”怕也只是空嚷,淺聽鄉土脈搏,漸漸無聲,他在殘喘着,但我卻無能爲力。

對許多一輩子種田勞作的村民來說,村子就是他們的家,對擁擠在鋼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們而言,鄉村纔是他們的牽掛。城市化的進程中,鄉村在發展值得肯定,但村莊的大拆大建使得原汁原味的風貌“煥然一新”,鄉村在發展文化卻在衰敗,而文化即是鄉土脈搏的活力,如何兼顧鄉土文化與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人與自然,鄉土與城市相輔相成。“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成片的麥田是鄉村的風光,現金卻枯草叢生也忘了蛙聲。村民大範圍外出打工是麥田無人打理的原因,城市化在半推半就中也成了解決“空心化”的好方法,鄉村發展吸引村民的迴歸再帶動鄉村發展。但人多事雜,鄉村的建築首當其衝成了解決的“雜事”,殊不知高樓大廈伸向天際之時,也離不開從歷史文脈中吸納地氣。高樓不意味着生活質量更好,相反,守住建築風貌上的歲月留痕便守住了鄉土文化,那時再淺聽鄉土脈搏,它一定強健有力而且成長再不停息。

的的確確,鄉村是中國的根,他被扼住了喉嚨,體膚滿滿是改動的疤痕,它看着自己,眼中是“昨日月明蕎麥花如雪”,回神卻是雜草枯寒瓦上霜,鄉土的脈搏弱了,我淺聽着,它在呢喃着……

篇五: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田園將蕪胡不歸?

彭昱茗

鄉村之於中國,既是最本源的初心,也是最基層的保障,陶潛有言:“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鄉村當下之狀,必須有人給予發展,如習近平所言:“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只有鄉村美,中國纔會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清明上河圖”。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鄉村的美無不體現在青山綠水之中,是李白“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衣行”;是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鶯”,詩人筆下的“鄉”是多麼美麗,多麼富有生氣,爲何他們獨愛這鄉村田園?因爲這是寧靜的,靜謐的,他們不願融入官場的混沌動盪,而田園便是他們最好的歸宿。當下城市飛速發展,壓力充斥着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喧囂、鬧騰成了城市的代名詞,那麼爲何不迴歸鄉村,迴歸一個無雜念、無紅塵的“原始世界”?“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也許只有在田迴歸鄉野之後,纔會感受到人生真諦吧。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很鶯聲似故山”,身在五湖四海,心中都向往着鄉村,奔波於世界各方,何不駐下腳步,仔細懷念故鄉的種種美好?“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滿滿的鄉愁,是我們迴歸故鄉的第一動力。我們可喜,當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回到家鄉,回到鄉村,有放棄高薪,一頭扎進偏僻賀家村的秦玥飛,他說“自己並不是爲了仕途,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在鄉村。”爲什麼鄉村對異鄉遊子有着磁石般的引力?早些年,人們離開鄉村;這些年,人們返回故里。

鄉村並不將蕪,《周易》中所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鄉村在發展,應該要讓越來越多的人來幫助它,以免它落入深淵,當下鄉村振興,扶貧政策的不斷實施,鄉村面孔正悄然改變。可是,某些村莊被過度商業開發,“空心村”現象的屢屢出現,對許多一輩子種田勞作的村民來說,村子就是他們的家,對擁擠在水泥森林的人來說,鄉村何嘗不是精神的歸宿?村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只是這樣的變化不應是衰敗,而是成長。唯其如此,才能守護好我們的鄉愁,留住我們的根。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迴歸鄉村,回到故里吧!在那裏放下複雜的內心,努力建設鄉村的美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才能留得住根,中國纔會日月悠長,山河無恙。

篇六: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作文

嶽媛媛

沒有美麗鄉村,就沒有美麗中國。農村絕不能成爲荒蕪的農村、留守的鄉村、留不住鄉愁的故園。

古諺說:“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鄉村的自然美和城市的現代美相融相長、和諧共生,纔是中國美最靚麗的名片。然而,“門內現代化,門外髒亂差”成爲一部分農村環境的真實寫照,農村成爲“美麗中國”的短腿,成爲“美麗中國”的最大課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千百年來無數詩人吟詠描繪的鄉村風光,如今只能從古詩詞中去追憶和想象,那青山綠水、小橋人家、悠然南山、亭亭蓮動,如若失去,將是一種怎樣的文化悲哀?

鄉村的詩意美不可荒蕪!乾淨的生活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這些都是美麗鄉村的應有之義。貴州遵義市偏巖塘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來,垃圾分類處理,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整潔雅緻的黔北民居,依山傍水的田園風光,讓整個村莊煥然一新!“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能安放無數遊子那孤寂靈魂的地方,只有明月、青山、菜花、野田,從我們生長的土地中,能汲取慰藉自我的力量。

靜美的鄉村之景,是我們魂牽夢縈的緣由,但鄉村的孤靜,卻是讓我們不斷走出的無奈。讓鄉村熱鬧起來,不再是留守的鄉村,亦是我們思考的重點。每每秋高氣爽、瓜果飄香之時,我便不自覺地暢想那“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美好場景,看那稻花金黃,聽那蛙聲蟲鳴,觀那熙熙攘攘,這樣的鄉村纔有“人氣”。《漢書》有言:“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對於鄉村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留守的兒童與老人,撐不起鄉村的美麗。

讓人才返鄉,反哺鄉村,需要喚起他們的鄉愁,主動選擇回到生他養他的故園。“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鄉愁”是那改不了的鄉音、忘不了的鄉味、抹不掉的鄉情,“回到鄉村”是無數人或多或少發出過的呼喚,是植入我們骨髓中的信念。既然這樣,回去吧,回到那山清水秀、人情溫暖的鄉村吧。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畫卷,將由你我共同書寫,讓我們用光、用熱、用力、用情,重建我們夢想中的家園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