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路與行作文參看

本文已影響 8.72W人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於成就的大小,不在於地位的高低,不在於名氣的有無。而在於:是否努力地完成自我,喊出屬於自己的聲音,活出屬於自己的活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路與行

——《北京愛情故事》

曾經有記者問登珠峯的運動員爲什麼要登珠峯,運動員有句經典的回答:“因爲它就在那裏。”同樣地,路既然在腳下,我們就要去行。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行呢?

莊子的路——逍遙無爲

莊子不願被國事所累,面對楚國相位持竿不顧,毅然決定“曳尾於塗中”,希望與道合而爲一,在夢中化蝶而逍遙,與大鵬一起翱翔於九萬里高空。這就是莊子的路,他走出了一條逍遙無爲的路——一條屬於莊子的路。

昭君的路——卓爾不羣

進入大漢宮廷的王昭君不甘平庸,當別人爭相賄賂畫工毛延壽時,她保持自己特立獨行的秉性,哪怕畫布上的自己多了幾顆黑痣;當面對和親,後宮嬪妃紛紛推卻時,她挺身而出,爲了國家安定,她獻身嫁入匈奴。這就是王昭君的路,她走出了一條卓爾不羣的路——一條屬於昭君的路。

嵇康的路——恬靜寡歡

嵇康胸懷超世之才,卻反對封建禮教,過着“竹林聽曲”的生活,對司馬氏採取不合作的態度,觸怒了假借禮教圖謀篡位的司馬氏集團,被司馬昭冠以“亂羣惑衆”的罪名。臨刑前,嵇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死。這就是嵇康的路,他走出了一條恬靜寡歡的路——一條嵇康的路。

蘇軾的路——豁達豪邁

蘇軾明知政見與當權者相左,仍保持獨立見解,不阿附權貴,不投機取巧,“一肚子不合時宜”。當風雨襲來時,蘇軾沒有見風使舵,也沒有驚慌失措,而是“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就是蘇軾的路,他走出了一條豁達豪邁的路——一條蘇軾的路。

……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莊子、王昭君、嵇康、蘇軾……他們都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或許這條路並不平坦,或許這條路荊棘載途,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去走,因爲它通向光明,通向希望。也正是由於他們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他們才迎來了人生的輝煌!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我說:“在沒有人走過的地方行走,便開闢了一條路,一條不尋常的路,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