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

從師之道作文800字(精選4篇)

本文已影響 7.31W人 

篇一:從師之道作文800字

從師之道作文800字(精選4篇)

我看當今從師風尚

高一7班 蔡聖玥

“從師”這個看似平常的詞在如今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德,小到學習有問題問老師,大到拜師領悟道,都已遠遠比不上古時的人們。

現在的學生懶於問老師,他們總想着一個知識點沒懂沒關係,結果日積月累,雪球越滾越大,再想去問,已不知從何下手。看似他們是懶於問,實質根本就是不想問,對學習的態度不夠重視。有的人或許認爲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足夠,不需要努力,繼承父母的產業就好。實則,如果你沒有能力,再多的產業也經不起揮霍。有的人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便乾脆順其自然,踩着香蕉皮滑到哪算哪,這種態度也是不可取的。

上面提到的兩種學生是不想學的表現,除了影響他們自己,也影響了他人。他們習慣於以一種輕視的態度面對從師,當有些膽子比較小,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想去問老師,他們在一旁指指點點,甚至是譏笑,這就使得他們不敢去問了。而且,這種風氣在如今的學生中已成爲了司空見慣的現象,似乎誰去問老師誰就是異類。

古時的人們沒有我們現在優越的條件,但從《勸學》和《師說》看來,古時的學者崇尚求從師求學,《勸學》是勉勵人們學習,而《師說》是韓愈在違背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堅持從師的信仰。現在看來,屬實慚愧,我們有了更多更好的條件,卻不懂如何學習了。

以上講述了“不從師”,當然,現在“從師”的人也不可能沒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抱着學習的心態去從師。

一部分人爲了從師而從師,明明沒有問題,硬是找老師浪費時間,其目的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看上去很認真,一直在問老師問題,實際上一點效果都沒有。另一部分人一遇到問題,想都不想,便向老師詢問,這與不從師幾乎沒有差別。養成了這種依賴,不願思考,老師講過便自認爲懂了的習慣,亦十分糟糕。還有一部分人藉着問老師問題的時機與老師攀好關係,對同學吹噓着自己與某某老師的關係很好,有些同學還可能因此產生攀比心理,這種從師的心態就出了問題。更有甚者,將老師當成了一種工具,隨時可棄,那麼這個人的品德一定很低劣了。

這些都是在從師的態度上出了問題,“無問呻吟”是麻痹自我的自我欺騙心理;不經思考是對學習的懈怠,對自己放低要求;攀關係的人虛榮,學習不是讓人追名逐利的,而是使人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而利用老師的人就是品德問題了,這樣的人最終也不會有好結果。

從師是一種提升自己的途徑,它建立在自己思考無果的前提下,擺正態度,從心中尊敬老師,虛心學習即可。這就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從師風尚。

篇二:從師之道作文800字

我看當代從師之風尚

高一7班 李雨桐

從師,顧名思義,即爲跟從老師學習。對於當今社會而言,難的不是“學”,而是弄清楚弄明白,“學什麼”和“爲何學”。

人們在求學之路上缺乏質疑精神,盲目從師。這是一種機械化學習下導致的必然結果—— —不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都只是知道自己需要不斷學習,卻不知道到底該向老師學習什麼。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老師講解題目,傳授道理有誤時,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發聲,一是因爲不敢,二是認爲老師就是權威,最終不假思索的將對的錯的都全盤接受。這顯然不是我們從師的正確意義所在。即便是師長也並非聖人,他們也需要在學習中不斷自我改進,成長。人總會有犯錯之時,從師固然是好,但若是盲從則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智者在從師學習的過程中會有自我的獨立思考,因爲他們明白自己要學的其實是真理和師長身上的美好品質。愚者只知學而不知其所以然,久之便形成了盲目跟從的風氣,其實並未弄懂從師學習的真諦。最終,就無可避免地要出現兩極分化,即韓愈筆下的“聖益聖,愚益愚”的境況了。

究其“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的根本原因,我認爲分界線在於知道並明瞭“爲何而學”。也許是社會風氣使然,學習變成了一件功利化,機械化的事情,我們更習慣於高強度的訓練應付考試的能力,試卷考什麼我們就學什麼,趨於一個模式化的過程,鮮少有人會仔細思考,到底是爲了什麼才學習。功利化的學習就好像是工廠的流水線,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思維逐漸固化,喪失了每個人不同的個性,缺乏自我人格,最終導致我們難以獨立思考,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

從師學習的中心顯然不能只圍繞“升學”“找好工作”轉。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學習重要的是能沉下心來—— —不論是對於老師還是對於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顯然不是應對考試如此淺表,這實質上是一條修身養性的道路。在攝取知識,提高思維境界的同時,我們也在被師者身上的閃光點和精神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成爲更好的自己。

綜上所述,在從師學習中思考,並明確自己爲何要學習以避免過分功利化,纔是當代社會該有的從師風尚。老師與學生互相影響,共同進步,在如此良性從師的過程中,學習自然而然的會成爲一種發自內心的習慣,彌補自身不足,成爲更加優秀的人。

篇三:從師之道作文800字

我看當代從師之風尚

高一7班 朱予

近些年來,不斷冒出了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的途徑,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去從師,但從師之風尚,卻是在一點一點地退步了。

在古時,學生可以沒有疑惑地跟着老師學習,不因爲要向老師請教不明白的地方而感到羞恥;反觀現在,課上聽不懂的問題就任其隨波逐流,在翻滾堆積之中成了一個大雪球,課下也不及時去問老師或同學,這便是“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其根本原因在於不善於發問。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並不可一概而論,但這種不善於發問導致了不從師,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困惑。

不從師是可怕的,假從師亦是。每次下了課就捧着書上去問問題,可問出的問題,都是上課反覆強調過的或者是需要自己獨立思考的,這樣子的從師並不具有讓人進步的資本。古代之從師大多都建立在自己思考過的基礎上,思考不出再去問,但放在現代,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盲目不思的學生,他們大多在意的是結果和自己的一不一樣,而不是這個思路和自己的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可吸收的東西。

再者,有一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爲了不讓孩子落後於他人,就拼命往孩童尚且稚嫩的肩膀上掛了沉重的擔子,但這樣的從師真的會有什麼作用嗎?我看未必。古時之從師,往往是深入研究,精益求精,這樣廣泛而淺薄、只學到一點點皮毛的從師令人擔憂,往往一些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的東西,卻因爲其他的孩子學得好、從中獲取了不錯的成績,就心生了不小的焦慮,馬不停蹄地盲目跟風報了名,最後的結果大概也只是孩子擁有一身的三腳貓功夫。

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從師之風上似乎在世事沉浮中被慢慢消磨,但這也是社會發展帶來的趨勢,但都是任由其發展,或許那一些優良的風尚就會被時間流水侵蝕,完全不剩一點存在的印記。

篇四:從師之道作文800字

我看當代從師之風尚

高一7班 黃曉元

從師,意爲向老師學習。而“老師”一詞又有何定義呢?《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爲老師”。“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而後隨着歷史的推進,人們漸漸把”老“與”師”結合在一起,稱爲“老師”,指那些教學生,傳授知識的人。故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這句話其中,傳道居於首位,授業居於次位,解惑居於末位。不難看出,三者有一定的邏輯與輕重關係。古時候的人們更注重於傳道,而非授業。

古時以“君子”作爲學習“道”的極點,也以此來作爲個人思想情操的目標,老師則是這君子之道的領路人。學生在此過程中,以學道爲主,習業爲輔,更注重的是個人思想上的修行。

無論是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家思想,還是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家經典,都強調“修學先修心”的觀點。因此纔會誕生出古往今來,譚嗣同、司馬遷、柳宗元、王安石、胡適等無數志士仁人,他們的成就皆因爲他們的內心世界已“聖心備焉”。

而在當代,大部分學生更加註重的是“業“上面的修行。無可厚非,這樣的行爲是在當今世界最快成功的一種方法。但這樣的結果是,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的意義何在,學到的東西除了滿足將來物質上的需求,不知怎樣進一步滿足精神上的需求。

譚嗣同學習的目的在於變法圖強,改變中國;司馬遷用一生之所學,撰寫《史記》;柳宗元、王安石、胡適,從唐宋到近代,他們意在用自己的學識改變國家。可見,前人學習,多是爲了自己心中的遠大理想而奮鬥,當今的學生卻迷失了從師最爲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爲何而從師。

從師絕非是爲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而是爲了獲得精神上的一種滿足,爲了追尋更高層次的目標而努力的一個過程。當年周恩來總理能懷着滿腔熱誠,喊出“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如今又有多少青年明確學習的意義、知曉自己爲何而讀書呢?

青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若當代從師都只是爲了自身的利益,那麼國家將無未來可言,中華民族又從何談起復興?從師,學何種“道”、怎樣學“道”、怎樣去傳承 “道”纔是當代應該思考的。

從師,更要從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