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論孝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9.58W人 

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可見,“孝”在中國古代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的地位。但“孝”具體含義,該怎麼做,仍是值得思考的。

論孝

晉時,有一家家境貧寒者名曰吳猛,年幼喪母,與父相依爲命,十分愛戴他的父親,每逢夏季,蚊子的叮咬總讓其父不得入睡,缺、卻又無錢置帳,於是吳猛便每晚坐於父親牀頭,讓蚊子叮咬自己。

又如,晉武帝時,有一孝子名曰潘岳,在朝中爲仕。潘岳十分孝順其母,常在工作之餘帶母去遊玩。一日,潘岳其母染疾,恐不久於人世,便想讓兒子送她回故里,並讓潘岳再最後侍奉她一段時間。潘岳得知消息後,不顧上司的再三挽留,執意要走。上司最終被其孝心打動,準其辭官了。在潘岳送母回鄉後,不久,其母病竟痊癒,而潘岳仍每日如他母親抱病期間一樣侍奉她,讓她安享晚年。

由此可見,“孝”當是儘子女力所能及之力,去幫助父母,去完成父母的心願,可是,“孝”是否就是無所考慮的,完全聽從父母的話呢?

孔子72大弟子之一的曾子,曾在家中犯了過錯,其父知後,大怒,便以扔鋤而擊之。但曾子面對飛來的鋤頭,非但不跑,還讓它撞向自己,隨後便倒地不醒。許久後才甦醒。孔子聽聞後,十分生氣,把他喚來並以斥責的口吻問他爲何不跑。曾子卻說父親要打他,他便要讓其打。孔子說這麼做非但不是孝順,而是不孝。兒子受父親責打,也應分輕重,輕的可受之,重則不可受。父親要是把兒子打死了,該多難受自責啊!曾子聽後方知自己的錯了,並向父親道歉。

百善孝爲先,人們首要的是要明孝理,行孝道,成爲一個孝順之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