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撕裂生活作文

本文已影響 7.82W人 

碎片化”作爲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現代主義”研究的專有詞彙,其用途早已不僅僅侷限於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被撕裂成很多零散的碎塊,“碎片化”也逐漸成爲對於尚處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極準確的描述。

撕裂生活

在這樣一個不斷變革着的社會裏,傳統的社會關係、市場的模式與結構、包括思想觀念在社會中的整體傾向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傳統的基石正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個碎片化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今昔人們的生活態度與方式自然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因此,“碎片化”的生活變順勢產生。

“從前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從前慢》在這浪漫而溫潤的情調中,有意無意地映射出了我們當今生活的碎片化,交流方式的改變及媒介的衝擊同樣也是“碎片化”現象突顯的原因。如今,“碎片化”充斥了整個時代,我們的交流方式以及人際關係逐漸變得平面化,往日的信件不復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人們聊天愈發地侷限於零散的媒介,我們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的交流逐漸佔去了社交生活的大半,膚淺的文字和短句子充滿了整個談話過程。我們的交流不再是爲了交流,而是對於這個“碎片化”社會的盲從。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太過缺乏思考的時間,因此越來越膚淺而片面,我們在這樣的節奏裏隨波逐流,我們無法表達自己思考的過程,從而使整個文化變得支離破碎,趨於“碎片化”。

我們不斷地拓寬着生活的廣度,於是其深度愈發淺顯。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裏,我們沒有如願成爲一個擁有智慧與見識的複雜的現代人。我們將自己的生活撕裂成零零散散的碎片,附和着這個社會的的浮躁與膚淺。

我國傳播學學者黃升民將“碎片化”定義爲“社會的多元裂化”。若將其拓展到個體身上,便是生活的多元裂化。我們討論的“碎片化”並非是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碎片化,而是在這個“泛娛樂化”時代個體生活的碎片化。時間被打破得無法拼接,我們早已習慣了碎片化的閱讀、購物、社交,碎片化的整個生活。碎片化是我們浮於表面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也是我們對事物、對生活、對整個世界的片面認知。在這個空間多元的時代,碎片化成爲了當下不容迴避的社會傾向。

誠然,“碎片化”的取向對傳統的模式化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衝擊,可是碎片化的生活必定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以我們“碎片化”的閱讀爲例,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然在新媒體時代呈現出了“標題黨”的浮誇與泛化、淺顯化。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被碎片化的信息填滿。快節奏、視覺化成爲閱讀的普遍追求,可生活決不應是浮於表面的,不應只追求感官享受而摒棄了思想的深度。

就算碎片化來勢洶洶,就算不應保守地去固守從前,我們也不應該使生活這樣的淺薄,還應當努力地試圖去做一個有深度的人,過有深度的而不是撕裂的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