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人的本性去哪了?作文

本文已影響 9.74W人 

“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沒有經過任何的感染,可心說是平平淡淡。如果能處在一善良的環境裏,一生中有善良的人引導、感化、教育,那麼此人就會呈現善良的全面,並有向善之心,有善的慾望和力量,其本性的趨勢永遠都是向善的。在世俗中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人的本性去哪了?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由於利益、物質的趨勢,使人的習性變質。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世間之事,我也不便評頭論足。我只闡述我看到的當前的學生,學生本應該在學校享受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創造、生成豐富的幸福資源,給自己一個幸福的人生。但是我們現在的學生怎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觀察,去體察,去反思。各種不良現象在學校內外比比皆是,比如,在學校內外因爲小事打架鬥毆,導致雙方受傷嚴重;校外攔截低年級學生索要錢物,這種違法行爲;上網吧或自帶手機玩遊戲成癮或看黃片,長時間上網休克或上課打瞌睡,影響上課;談戀愛,造成學業荒廢,最後成爲仇家;校內廁所或校外抽菸,到處烏煙瘴氣,日久成癮不能戒掉;女生校內買啤酒喝,違犯學校規章制度;髒話滿天飛,嚴重影響了學校教育目的,更損害了一個學生的本質形象。這些現象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受後天環境、社會的不良現象、家庭不協調現象所感染的。這樣的學生怎麼去談以後的幸福人生?

我們不僅捫心自問,造成這樣的現象,是誰的責任?與誰有關?每一朵花不可能在剛開放時就凋謝的,肯定有外在因素的影響,造成它沒有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釋放儲存已久的瑰麗。學生表現出的不良現象,與社會的關注程度不夠,制度不健全,大環境、大氣候影響;與家庭的不和諧,特別表現在父母對子女不關心,不監護,父母離婚後的單親子女的影響;與教育的實質,表現在教育認識、教育體制、教育投入、教育評價不健全。

誰能負這個責任?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這是學生一輩子的大事,關乎學生的一生,關乎學生的一個家庭。難道說負責任就能挽回學生一生的幸福,能改掉學生影響一生的壞習慣。

“人之初,性本善。”全社會共同關注學生,發展其善良的一面,轉變其不良的一面,努力把握好學生的一生,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善與惡的分界線,不越“惡線”。不希望讓我們的孩子留下“悔不當初”的遺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