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

文化之旅作文參考

本文已影響 7.36W人 

“非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沉澱和廣泛突出代表的民間文化遺產,被譽爲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去參觀我們樂清有哪些“非遺”活化石吧!

文化之旅

在學校報告廳進行了簡短的社會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後,下午兩點我們準時出發前往位於青少年宮的非遺中心。

進入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聞名遐邇的黃楊木雕。黃楊木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已有650多年曆史了。由於材料黃楊木的珍貴和稀有,所以小的人物雕,都是黃楊木材料製作的,而大件的一些木雕,則用樟樹或榆樹的木料來完成。有句老話說:“千年黃楊萬樹矮”,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黃楊木雕在2006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轉過身,我們看見了一條長長的“龍”。龍背上擺着許多綢塑小人,他們做着各式各樣的動作,龍頭上還插着“龍鳳旗”,這是我們農村過年迎新春時要熱鬧一番的龍檔。

龍檔後面,是那有400年滄桑歷史的首飾龍。首飾龍規模大,製作工藝也複雜。它長4。5米,高3米,寬2米。龍身上有5—7層的樓閣。外部以細紙刻紋裝飾,內部樓閣上有70多個亭臺,亭臺內有近300個綢塑人物,個個栩栩如生,並且還裝有木製齒輪裝置。瞧!那個肚子大大的、肩上扛着耙子搖晃着身體的不正是豬八戒嗎!八戒前面是披着袈裟、騎着白馬的師傅唐僧,緊隨其後挑着擔子的正是任勞任怨的沙和尚!而旁邊的孫悟空舉着金箍棒緊緊守護着師父和師弟們!隨着齒輪的轉動,一幅“西天取經”的畫面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

除了勞動人民的巧手慧作,還有勞作之間創作的民歌,也深深打動了我們。採茶時對歌叫“茶詩”;種田對歌叫“田詩”;逢年過節對歌叫“鬥歌”;兒童對歌兒童叫“同詩”……有一首幾乎每個樂清人都會唱的《對鳥》,已經被傳唱到了全世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是民族與文明發展的結晶,是我們樂清的驕傲,也是我們身爲中國人的驕傲!讓我們共同守護這份遺產,並且將它發揚光大,讓世界認識一個全新的中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