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沒有不能造的橋讀後感600字作文

本文已影響 8.88W人 

近來我偶然間翻看到一篇科普文章,名曰:《沒有不能造的橋》,讀之心下感慨,不僅懂得了一些設計、建造橋的內容和方法,更懂得了一些道理。

沒有不能造的橋讀後感600字

這篇文章出自茅以升先生筆下。我知道茅先生是建築家,因此初讀之時以爲這必定是一篇嚴謹工整、有條不紊的說明文,但卻沒想到這篇文章文筆竟能如此之巧妙。

文章中,茅以升先生先寫了“路”與“橋”的緊密聯繫,強調了它們應共同爲路上運輸而合作。緊接着,他語鋒一轉,又告訴我們“路”、“橋”也要遷就“船”並共同爲水上運輸合作。其次,他又提出了“又橋恍同無橋”的建橋標準。另外,茅先生說明了橋的“臺”和“墩”在橋的結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後,他指出橋墩數量與橋孔跨度、“路”和“橋”的位置之間的經濟關係和橋的安全問題。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說明文,但茅以升先生在文中的一切語言聽來都如此令人心曠神怡而舒心自然。這種語言彷彿是散文中的語言一般:詞語極富表現力,語句錯落有致、波瀾起伏、整齊和諧而又富於變化、樸素自然、清新明快。

另外,在我看來,茅以升先生寫橋之時,也有意無意地寫了不少人世間的道理。

他寫道:“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了路,就要橋。哪裏有人,哪裏就有路,同時哪裏也就可能有橋。”人生中總會有坎坷,但不能畏縮不前,畢竟坎坷不會自己塌陷,終究要靠我們自己走過去。

也有文字說:“一座橋就像一條板凳,板凳兩條腿之間的架空距離就叫做跨度;幾條板凳頭尾相連,就構成一座長橋。板凳雖多,它的強度只是決定於一個板凳的長度。”一個人、一個羣體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強弱,也決定於人的各個能力、羣體的各個人和國家的各個羣體的強弱。

無論如何理解,這篇文章總是值得我們用心體會、感悟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