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讀《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有感作文

本文已影響 7.54W人 

機器人,或者說人工智能,也算是生命嗎?自人類發明計算機以來,並試圖在計算機上模擬自身以來,這個問題就沒有停止過討論。雖然本書是1960年代的小說,但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不顯得落伍,反而很吸引人。它的背景大致如下:1970年代的末世核戰爭使得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移民其他星球,並製造仿生人,用作殖民地的勞動力--或者說,是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仿生人的智能越來越高級,他們當中開始有個體出現了反抗思想,殺死自己的主人,逃亡至人煙稀少的地球。

讀《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有感

故事本身的情節也很簡單,1992年,地球上的一位賞金獵人在一日之內消滅了六個最先進型號的叛逃仿生人。小說不算特別長,但處處都緊張刺激,這也是本書在80年代被改編爲電影《銀翼殺手》後,被稱爲科幻經典的原因。比起爽完了就忘了的情節,真正引發我思考的,是故事的背景。在本作的世界裏,機器人的“外殼”已經使用了某種先進的、可自我複製的人工細胞,使它們的外表看起來、摸起來都與真人無異,其電子腦的結構在儘可能地模仿人腦,其思考的方式也是根據人類思維模仿而來。因而,他們(或是它們)可以被叫做“仿生”人。

而人類本身,也在進行改造,以適應環境。例如主人公和他的妻子都安裝了人工情緒調節器,用於在充滿絕望的地球上笑着活下去。還有主人公的同事,也使用了人工合成材料修復自己戰鬥中被貫穿的脊椎。這那個世界裏,人類再變得更加“機械化”,而機器人們,也在變得更像人類。照書中這樣發展下去,人類與機器人的界限,是日益模糊的。現實中,不也有失去雙腿(而不缺錢的)殘疾人安裝了高科技假肢,行動起來與普通人沒區別的嗎?還有霍金,他靠着機器的輔助,照樣可以發聲,照樣可以爲科學作出貢獻。今年被廣大玩家期待的《賽博朋克2077》,也同樣把人體改造當成遊戲要素之一來進行宣傳。可見,人體改造其實離我們不遠,並且已經不被抗拒了。因而我們可以大膽地設想,在未來,人類的“機械化”水平會逐步提高,人與機器的差距會減小。

差距減小了,可是自然形成的生命,與人造智能之間,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使人造生命不可能超越自然之作?就我個人看來,是沒有的。這二者有不少共通點,比如說:仿生人是人類在市場競爭中一步步改進而來,而人類也是在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進化而來;人工智能的複製,離不開那一行行的代碼,人類繁衍後代,也離不開DNA;機器人的活動,需要電池或者是別的什麼東西來提供動力,人類的活動亦需要消耗食物轉化而來的能量;機器人可以升級,人類可以改造與進化;機器人可以被控制,人類可以被洗腦。這樣一對比,人類和機器人,相似之處並不少。人類就像是自然法則精心設計的“自然機器”,機器人就像是設計精度沒那麼高的人造機器。只要研究者們不斷改進,情緒的自主產生與變化也是可以實現的。加之未來人體改造應用範圍的變廣、成本的變低、可靠性的提高,機器人就可以混入人羣中間而不被發現。到時候,在人羣中間的仿生人們,是否又能被人類所接受爲“生命”?

本書中,核大戰殺死的不僅僅是人類,還有各種動物。而人們對於動物的情感需要催生出了“電子寵物”。例如電子羊、電子貓和電子蟾蜍等,人類已經把他們當做了真正寵物來對待。而仿生人之所以被人所歧視,只是因爲其出現時間較晚,領域較爲敏感,社會倫理道德沒有跟上技術升級的速度,所以大衆拒絕把仿生人看作人工生命,只認爲是可供隨意剝削的奴隸。正如現實中的同性戀一般,他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都被大多數人所歧視,只是因爲人們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對於“愛情”的觀念是相對落後的。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觀念必然會發生變化。今天看來不合道德,悖於倫理的東西,在一百年後也許就不是這樣了。

書中的這一切不可能?看看AlphaGo吧,它證明了人類是可以被模仿,甚至被超越的。它這樣的弱人工智能(僅專通某一領域的AI)總有一天可以發展爲在各個方面都和人類水平相等的“平”人工智能,甚至是超人工智能。現在說不可能,還爲時尚早,正如在1900年去談登陸月球一樣。人類總有辦法突破技術的侷限,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所以我認爲,等到科技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人體改造普遍化,並且機器人也已經達到了小說中所描述的仿生人水平的時候,機器,將成爲生命的一種特別的形式。現在有動物保護組織、人權觀察組織,也許將來會有“仿生人人權組織”之類的東西出現。

時代已經在變化了,我們最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還將再上幾個臺階。如果沒有做好任何準備的話,被淘汰的,也許是我們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