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讀桃花源記有感1000字作文

本文已影響 8.25W人 

看到《桃花源記》這一標題,不由得斷定:這篇文章定是描繪一個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寫景文吧!

讀桃花源記有感1000字

開頭呈現出了一個漁夫形象: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不禁浮想聯翩:桃花源會是什麼樣的呢?

繼續往下讀,桃花林展現在眼前。芳草萋萋,看起來新鮮美好,落花雜亂地躺在泥土上,一片粉紅,令人神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山爲何會有小口?口裏有光又是爲何?口的那一邊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漁人此時的想法也跟我一樣,他丟下小船,從口進入,好不容易擠進去後,再走幾步路,眼前的景象令我和漁人豁然開朗。

房屋整齊地排列着,良田、美池、桑竹應有盡有,田間的小路交錯相通,家禽隨處可見。更重要的是,這裏的人們在辛勤地勞作,有說有笑,小孩和老人都怡然自樂,這讓漁夫很驚訝,當今世界的人是不會這樣快樂的!

這裏的人們看到了漁夫都大吃一驚,他們都紛紛請漁夫到他們家中做客,瞭解當今的朝代。經過一番周折後漁人離開了桃花源,讀到這,我停了下來。細細品味着那裏人們的熱情好客,與一個村民說的一句話:“不足爲外人道也。”我相信他們定不會完全信任漁夫,那他們要幹什麼呢?我繼續往下讀。

果不其然,漁夫找到了太守,請他派人隨他前往桃花林他們尋着先前漁夫記下的標記尋找着……他們定會找到的!我想。那麼桃花源裏的人會怎樣呢?

可看到下面,我不禁皺起了眉,他們迷路了。這根本不現實!再看,南陽劉子驥也未尋到,這樣的結局令我不解,我開始認爲作者陶淵明並不是單純地想去讚美桃花源,而是另有深意。

我們知道,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黑暗的,官場腐敗,社會壓抑人心,整個中國被黑雲籠罩着。而陶淵明竟能寫出如此仙境,那定是他的理想世界——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壓迫,沒有悲痛。

真相漸漸清晰了,文章的結尾是再沒有人尋到桃花源,也就暗示了他那樣的時代,是不可能尋到這樣一份光明的。陶淵明在理想與現實中徘徊,用理想來諷刺現實,用現實來擊碎理想,這樣看來,理想是敵不過現實的,這就是讓陶淵明感到痛苦的原因。

或許理想能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撫慰,但它在現實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所以說,接受現實,勇於面對現實,甚至改變現實。或許理想能轉變爲現實。理想與現實,既相互對立又可相互轉換,而這兩種情況是以人們自身爲基礎的,而更深層次的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尋。

讓我們心中擁有桃花源,眼中擁有殘酷的現實,看似矛盾,但實則是成功的重要法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