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28W人 

篇一:《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聲雞鳴,一聲犬吠,是一首永遠也寫不完的詩……——題記

“我的村莊有一場風那麼大,有一粒塵土到一顆星辰那麼高遠,有一年四季和一村莊人的一生那樣久長。”——翻開《一個人的村莊》,彷彿一卷悠長的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家鄉的一點一滴,都如草原上的野花素樸和美麗,如林間的清泉甘冽清甜,如夜空中的星辰熠熠發光。

《一個人的村莊》裏有一束隱祕的光,在靜默的思考中消化了那些孤獨與苦難,用人的情懷看着世間萬物。作者筆尖流淌出來的語境中有一種哲理性的悲劇美,正是因爲這種人性的張力,才讓童年孤獨的陰霾下涌動着蓬勃的生氣和力量。

在這本書裏,我們走進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黃沙樑,這裏有逃跑的馬、兩條狗、兩窩螞蟻,野地上有麥子、好多樹,村裏有一村懶人、一頓晚飯,還有一個長夢。大地落日下,柴火守着村莊的最後時光。劉亮程的魅力就是能讓讀者完全沉浸在一種複雜的情緒中,彷彿我們就是這個村莊裏的人。

那廣袤無垠的西北大地上,肆意生長在田野地頭、路邊溝壑、一墩墩葳蕤蔥鬱、清秀飄逸的芨芨草。清風拂過,芨芨草搖曳生姿,隨風擺舞,宛如一幅飄逸的水墨畫。

書裏多次出現了芨芨草,“這是芨芨草,古詩中叫白草,是以前人們用得最多的一種草,可以編草鞋、扎掃帚、編簾子,還可以做芨芨草繩子。草繩和麻繩是農耕時代用得最多的繩子。”樸實無華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草木的情感至深。那恣意生長、隨處可見的芨芨草,見證了村莊的春夏秋冬、歲月變遷。

春天,最先冒出綠芽的就是芨芨草,它是報春的使者。每當冰雪消融的季節,那些星羅棋佈般散佈在乾巴巴的黃土地上的草疙瘩間,透出星星點點綠意來,幾天的功夫,一簇簇的綠色草墩,就連成一片盈盈綽綽的草海,孕育着生機勃勃的春天。吃了一冬黃草的牛羊,最先聞到草的凊香味,爭先恐後地圍着芨芨草墩,貪婪地啃吃着,一股股淡淡的青草香從牛羊的脣間溢出、氤氳在田野間。

夏天芨芨葉子漸漸長成像一縷縷綠色的絲帶時,在那綠叢中就會穿出一根根高條而堅韌的細莖,叫席芨。莖是芨芨草的筋骨和脊樑,是芨芨草的靈魂。歷經風吹雨打的席芨會越長越高,越來越硬,就像村裏勤勞的人們一樣。

清秋八月,最是芨芨草風姿綽約的時候,它們安然地在風中搖曳,兀自詮釋着生命的意義。置身於野外的芨芨草海里,沉甸甸的草纓子隨風瀲灩成一浪浪碧波,發出細細碎碎的“沙——沙——”聲,喚醒了沉睡心間的那份記憶。

每年立秋後,村裏人就會去割芨芨草。到了村民們手裏,芨芨草便不尋常了。早在修建嘉峪關長城時,芨芨草就已經被夯築在城牆裏;一代代勤勞智慧的村民們不斷摸索,利用芨芨草的堅韌,編織出籮筐、涼蓆、草繩、掃帚。

從西伯利亞來的風,席捲着西北大地,吹到了關內,吹過了村莊。我們撫摸着殘垣斷壁,那夾雜在牆裏的芨芨草依稀可見,從明朝至今,默默地見證着崢嶸與高古,滄海桑田,歲月變遷。村莊還是村莊,只是時過境遷,萬物更新。隨着時代的變遷,芨芨草和那些農耕具,完成了一個時代的使命,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在廣袤的天地間安然自由地生長着,春來自然青,秋來自然枯,經年累月,生生不息。

“在我心裏,那村莊永遠在純純潔潔的月光下酣睡着,它是我心中的故鄉。”……文中有荒蕪人煙的村莊,有等待主人的村莊,有酣睡的村莊,也有被後人享用的村莊;村莊從廢墟到人聲鼎沸,到祥和安定……這些村莊承載着人們的生活,牽掛着人們的深情。

在村莊長大,揹着行囊離開,從此咫尺天涯。一個人的村莊可能會消失,但作者帶來的那個內心的“鄉”卻依舊在,這是存在人們心底最溫暖的底色,是可以回頭眺望那個悲涼卻治癒的地方,屬於每一個人的村莊。

雞鳴犬吠,炊煙裊裊,村頭老槐樹下的鞦韆在搖盪,芨芨草在風中搖曳……

篇二:《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心地纔是最遠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輩子種好它。——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

當你的內心有怨、恨、怒、憂時,不妨來看看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它看不見摸不着的孤獨瀰漫全書,而正是這樣的孤獨,註定了書的深度,那樸素而又深沉的文字會讓你慢慢平靜下來的。

《一個人的村莊》講的就是發生在農村“黃沙樑”這裏的故事。黃沙樑,是一個在地圖上看不到的一個小點。它有的,只是遍地的黃沙,飛揚的塵土,綠油油的小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踏實幹活的驢子,盡職盡責的看家的狗,叫人起牀的公雞……

黃沙樑裏所有的事物都是那麼的有擔當,他們都承擔了許多,都撐起了自己的一片天,自己的重量總要自己扛,正如那一天我窗看見外那棵身材矮小卻枝繁茂密的樹,樹葉怎麼也不落,直到深秋之時,幾個男子拿着鋸子和梯子來到了樹邊,可能是擔心小樹入冬後會禁不住寒風的洗禮吧,我默默地關上了窗,但依舊可以聽見鋸子“滋滋”的響聲。第二天,小樹有點禿了,樹下一堆乾乾巴巴的枯枝和爛葉。那棵樹不再像以前那麼瀟灑自在了,即使風再大也只能從光禿粗糙的樹幹間帶走幾聲“嘩嘩”,但正是因爲它的枝幹上不再有了那麼多的負擔,所以毫無忌憚了,現在的它在風中也可以挺直身軀迎戰敵人,它承擔起了做一棵樹的責任。

這不只是一棵樹的過往,更是一個人的過往,當註定結局是悲涼的時候,沒有人會再停下來看你,現在科技,時間主宰着一切,真正到了時光逝去的時候,只有靠自己纔是不會落後的,這適用於所有人。中國有這樣一個奧運冠軍:當她奮力衝過終點線,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旗和掌聲的時候,卻發現終點空無一人;當她伸手向看臺觀衆致意的時候,又發現看臺上也沒有中國教練和工作人員……她,被稱爲“最孤獨的奧運冠軍”。因爲這裏有中國田徑隊的“種子選手”劉宏宇。可劉宏宇衝刺時步態多次扭曲變形,被紅牌警告過多被罰下場,此時,中國隊拿獎牌的重擔落在了王麗萍的身上,她穩紮穩打的向前走,超過了一個又一個對手,最終成爲第一位衝過終點線的運動員,奪得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但奧林匹克的精神就是相互理解、友誼長存、團結一致、公平競爭,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亞運會,但王麗萍卻沒能等來這一幕,因爲她還不知道,當劉宏宇下場之後,教練組便心灰意冷,離開了現場,不被看好的王麗萍則被遺忘在了賽場……最終,她只能眼含淚水,孤獨地站在領獎臺上,她即使是最不被看好的那一個,也要全力以赴,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孤身一人又能怎樣,這本就是英雄的必經之路,這就是亞運會運動員真正有的精神!

朝陽已被夕陽取代。紅暈透過風,透過沙土,將紅映在土路上。少時的玩伴,禿頂的禿頂,老去的老去。皺紋,老年斑,彎曲的背影。站在沙土上,他們是幾十年前的少年少女,他們是鄉村的守護者,他們是這裏的沙土。又一輪朝陽越過夕陽,他們是老一輩的子女,他們是未來的沙土。年輕人總是帶着朝氣改造鄉村,將沙土轉化爲水泥,我們更要振奮起來,哪怕孤身一人,也要承擔一切。

篇三:《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在活着的人眼中,一個村莊的一百年,也就是草木枯榮一百次,地耕翻一百次,莊稼收穫一百次這樣簡單。”……

讀過《一個人的村莊》,每每想起,仍是無盡的震撼與讚歎。

震撼劉亮程能在那些我們熟視無睹的日常事物中發現動人心魄的美,讚歎他的敏銳的觸覺,橫溢的才華和奇特的想象力。在浮躁的現代社會,這樣的文字讓人沉靜。

隨破曉而生的第一聲清亮的雞鳴刺破冰冷的黑暗,掀動被子的聲音逐漸蔓延全村,縷縷不同色調的炊煙盤旋纏綿,已分不清誰是誰家的煙。牲畜們也紛紛睜眼出圈,夜寐時再閉上。村莊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千百個春華秋實的。

仍保持着凜冬氣息的初春,地仍是枯草的焦黃色,可其中還是泛起了春日山河星星點點的淡綠色。草兒也只是略微探了個頭,另一半還蜷在草籽中半睡半醒着。萬物都不肯一下子全部涌現出來。不管早春的太陽多麼熱烈可人,它們依舊保持着應有的遲緩。因爲不久後倒春寒可能會襲來,吞噬露頭的芽兒,只有那些遲遲未發的種子得以倖存,足使大地再度泛起碧波。

村莊的靈魂向來是遲緩而極具生機的,它們不急於出生,亦不急於死亡,彷彿雲層疏密有致,透着陽光與風;亦如耄耋老人牽着蹣跚孩童的手,一步步邁向下一個豐碩年頭。

我一直認爲劉亮程是從農村走出來,然後生活在北京或者哪個大城市中,書寫着他對農村的記憶。可沒有想到,他是個農民,生活在新疆某個靠近沙漠的小村莊。他說:“我的生活容下了一頭驢,一條狗,一羣雜花土雞,幾隻咩咩叫的長鬍子山羊,還有我漂亮可愛的妻子女兒。我們圍起一個大院子、一個家。這個家裏還會有更多生命來臨:樹上鳥、檐下燕子、冬夜悄然來訪的野兔……我的生命肢解成這許許多多的動物。從每個動物身上我找到一點自己。我飼養它們以歲月,它們飼養我以骨肉。”

他曾這樣形容一個時代的現代化進程:“所有的人們都在朝一個叫未來的地方奔跑,跑在最前面的是繁華都市,緊隨其後的是大小城鎮,再後面是稀稀拉拉的村莊。”

而在黃沙樑,村莊不跑,不鬧。它們靜靜地佇立在原地,時代的新芽從枝頭上冒出來,新鮮的,嫩綠的,根卻深深扎進黃土地。

於此,他仔細聽着曠野上的蟲鳴,凝視風中搖曳的花朵,用心聆聽土地的故事。在他眼中,拉車幹活的驢是歷經滄桑的智者,沉默奔走的狗心裏藏了他人不懂的祕密。

他寫道:“我只是耐心地守候過一隻小蟲子的臨終時光。再永無停息的生命喧譁中,我看到因死了一隻小蟲子而寂寞的土地。”

我逐漸明白,黃沙樑的土地是紮實的,生長的榆樹,倔強的驢子影響着他,最終構成了他本身。可以說,劉亮程的身心是歸屬於這片土地的。他是土地的孩子。不僅是因他善於發現生活的美,更是他將自己與這片土地親密的關係、真摯的對話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正是他這種如黃土般質樸而深刻的語言震撼着我。

他生於斯土,鍾於斯土。

而我們只顧急速向前奔跑,終迷失了自我,失了初心。爲何不能停下來,努力將根扎進土壤?鍾於斯土不僅僅是對鄉土的堅守熱愛,更是對樸實品質的堅守與自我初心的追尋。

一個人的村莊,炊煙裊裊,卻無人煙。

一個人的村莊,溪流汩汩,無雜念擾。

一個人的村莊,曠野寂寥,心卻不空。

或許自己打水,自己種瓜得豆,自己度過閒暇時光。但眼中飽含世界萬物,可仰觀宇宙盡抒胸懷,心中滿載世事紛紛攘攘。

縱然是一個人的村莊,我亦鍾於斯土。

篇四:《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閒瞥,偶遇此書,便被這書名迷住。爲何叫個人的村莊?只有一個人,要怎樣組成村莊?還是這村莊只剩一人?讀罷,不能夠忘懷。

故事從一個人開始,也以一個人結束。

這本書極像是作者一人的自言自語,旁若無人,旁若無天,旁若無地。一個人在荒蕪之地,對着空氣把故事講完。他說出了自己的日常瑣事,講述了自己對萬物的思考,把與田野、雞、老馬、小蟲以至明月山川做朋友的祕訣娓娓道盡。

“我要停下來,回過頭把這半輩子認認真真回味一遍。如果我能活到六十歲的話,我用三十年時間往前走,再用剩下的三十年往回走,這樣一輩子剛好夠用。”這是劉亮程對他自己人生的最終態度。

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曬老,所有樹木都恣意生葉展枝,所有蟲小想唱便唱。

而他,卻在不慌不忙中以接近自然的態度生存。

我以爲,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所有人都想要逃離,然而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身世,卻也總有人在我們在因命運的不公自怨自艾時,面對千篇一律的景色,放聲歌唱。

劉亮程的文字,便是沙漠中的那一抹綠洲。

《一個人的村莊》這本散文集中,最著名的是一個人的故事——

一個無名氏,且稱之爲“他”。他有一妻子,名芥。他們依偎在一起,生活在荒漠中的村莊裏。一天他出去割草,去得太久,便忘了回來。芥找到鏽跡斑斑的鑰匙,張望那個他們曾經稱之爲“家”的舊院子,淚眼涔涔。

幾十年裏,村莊的人一個又一個因爲一些小事走失了,就如割草、澆地,而許多人就這樣被留在了遠處,這樣那樣的一些小事,便消磨了一些人的一輩子。

他於是開始回憶。回憶多年前,父親被草莽和鐵鍬留住,在荒野上游蕩。兄弟也走了,他們都把自己的一生藏了起來。他還在草野上幹活,一擡頭,竟看見了自己家的炊煙裊裊升起。他扔下鐵鍬跑回家,望着周圍熟悉又不同的一切,他多少年來第一次感到了飢餓。

他又回憶。從他三十歲的那一夜,一切都往後走了。他坐在一把吱吱亂響的木椅上,愛憐地撫摸着他的鐮刀。吱呀吱呀,人的一生早已過完了,他卻仍渾然不知地在世界遊蕩,懷念着一些早就被風吹散的人和事。

那,確實是一個人的村莊。

從表面上看,只是這個無名氏獨自生活在村子裏,掘其本質卻並非如此。是他的一個又一個又一個的親人故去,是一場又一場的重逢又分離,是一頁一頁泛黃書頁翻到最後,故事的結束。

但一個故事的結束,也意味着另一個故事的開始。世間總有新的事情要發生,我們又未何不可向前看呢?

我們如今活在疫情的大時代洪流下,這個無名氏何嘗不是世間的每一個人呢?我們又爲何不是生活在一個人的村莊呢?你我,是不是總懷戀2019年的夏天?疫情的今天,明天在哪呢?向前看吧,如劉亮程說的,去尋找那些在時光歸處令人懷念的故事吧。

請回答,2022。

時間在向前走,我們不必憂愁。

縱有萬般無奈,面對疫情,也要留住那些多情的故事,也要用最美的心態去迎接杭州亞運會的到來。

心,總有歸處。

但願我們每個人,不被一個人的村莊所困住。

一個人的村莊,曾經有美麗的故事,曾經有人間煙火。

一個人的村莊,不是隻有一個人。

篇五:《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村莊是什麼樣的?作爲一個成長在城市高樓中的孩子,我總是無從想象。劉亮程,這位被譽爲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的作家,讓我窺見了一個遠在新疆的小村莊——黃沙樑。

劉亮程以悲憫熱切的目光,詩意細膩的筆觸,復刻出獨屬於他一個人的村莊。在他心底最隱蔽的那個角落,是故鄉。他用文字守望着鄉愁,一如多年前一個人看守麥垛一樣,成爲被剩下的人,做着被剩下的事。

他是這個村莊的旁觀者,透過那些朝路的窗戶,他的眼睛一動不動地注視着夕陽下收工的人羣、塵土中歸來的馬匹和牛羊、朝西邊飄去的炊煙……他的眼睛和大地一樣包容,安靜地記錄着每一個生命的律動。黑夜裏的老狗不作聲,成爲村莊的一部分,田野上的小蟲子在身上留下許多小疙瘩證明他們來過,逃跑的馬在某個遠地躲避命中的死敵,不吃窩邊草的煢煢野兔始終在荒野裏東奔西顧,荒野上的低頭趕路的野狼承受着另一種孤獨,吸血的老蚊子因貪婪而死去,被賣掉的黑母羊在深夜敲響了回家的門。

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交流、理解與連結。這一刻,我好像也與作者感同身受了。在我的故鄉——西興古鎮,這裏也有獨屬於我的一方天地。福資橋連接着現代城市和古樸小鎮,走過福資橋,就像愛麗絲掉進樹洞,來到另一個世界。多情的風穿梭在老街巷弄中逗弄着西興燈籠,銅獅把手拍打着木門,那是風在和我捉迷藏,城隍廟遺址兩座威武的石獅子守護着古鎮,世界上的熱鬧與它們無關。我常常託着飯碗蹲在岸邊,看着官河上的小船輕輕搖晃,撥動着緩緩流動的時光,偶爾調皮地丟下一塊石子,打亂它的節奏。這是我與故鄉的祕密,只有石頭縫裏的毛豆蟹知道。

在劉亮程這個“閒人”的筆下,這片大地上的人、事、物,總能擁有最廣袤的自由和最豐盈的生命,但字裏行間,卻時常流露出“此刻”的孤獨。起初我並不能理解這種孤獨,可當我回到古鎮去看望奶奶,看見全新的西興古鎮,我理解了。古鎮仍舊是那個古鎮,甚至因爲建築得到修繕,環境得到整治變得更好了,牆上畫着精緻的壁畫,北塘河的游魚也來了。它們霸佔着小小的官河,可憐的毛豆蟹只能舉家搬遷,不知道去哪了。從此,我的祕密再也沒有人分享,一個人要守住一個祕密是很孤獨的。

從離開故土,單槍匹馬在城市裏闖蕩,他離開了太遠太久。久到時過境遷,眼前所見,已是再也回不去的故鄉。村莊上頭再也不會冒着七種顏色的炊煙。炊煙沒了,村莊的根也就沒了,村莊也不復存在。

變化不是倏忽而至的,它是一秒跟着一秒,一天追着一天悄然變化的。不論是渺小的我,還是比我大很多的劉亮程,我們都無法抵抗如車輪般滾滾而來的變化。驚覺,我也成爲了被剩下的人。

劉亮程只能和那條凍傷的腿一起,在爐火前依靠着對自然的想象和對故鄉的不斷回溯構造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村莊,而我也只能在生活的間隙,回到官河邊坐一坐,和官河上的小船一起,等我的小毛豆蟹回來。

官河裏的水仍舊流動得那樣緩慢,恍然間我看見一個扛着鐵杴的男人靜靜地站在麥田裏,守望着他一個人的村莊。

此時,我已經分不清究竟這“劉老二”究竟是離開的人還是目送的人?或許他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想回到故鄉的人吧!

篇六:《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000字

某些地方即使你從來沒有去過,但是當你真實地走在上面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在幾年前、十幾年前、幾十年前,甚至超越了自己年齡的時間長度之前你已經來過,甚至真實地居住過,每個地方每個角落你都撫摩過,這就是一個人的村莊。

這個村莊是這滾滾洪流中的微小孤島,守候着這份罕見而清醒的堅持。

這個村莊是在這片精神腐敗、互相算計的沙漠上,讓人感受到喜悅和安慰的一片綠洲。

這個村莊並非是純淨無瑕的完美淨土,我並不諱言村莊生活中的陰暗與慾望,但是其純樸自然的美卻令人心驚。

我想作者劉亮程從來就不想離開他的村莊。書中“我”始終是一個閒散的遊蕩者、村落生活的旁觀者,無爲而又無奈,無畏而又無聊,淡看生活的無常。“我”無數次心滿意足地坐在空曠的田野上,平和地看着那些草長蟲鳴的歲月覆蓋整個村莊,聽盡這曲既是呼喚又是離別的輓歌。“我”在這四季永不分明,似乎永遠是春末夏初的時節,感受夕陽般的暖色光芒在整個村莊中緩慢穿行。

作者筆下的狗、牛、馬、驢,甚至是吸血的小蟲、一個直戳戳的榆木樁子,都是爲自己的人生記錄着些什麼、對讀者交代着些什麼。這是他眼中的、心中的、生於斯長於斯、亦必葬於斯的這一方土地。他彷彿靜靜的在講述着自己的生活,講述着自己在罅隙中美好單純的小幸福。你無法想象一個人可以用那樣獨特的視角去解釋。

我們在這物慾橫流的都市中,心力交瘁地廝殺;在利令智昏的社會中,無時無刻的做曠日持久的爭奪;對這個貧瘠世界不滿足的索求。是生與死永不停息的更替,是整體的遺忘與湮沒。彷彿這人世間的有些真相,總是最不能讓人接受的,倒不如一切被掩蓋了起來不被人知曉。

當歲月把時光的幕布輕輕掀起,翩翩少年那如夢的雙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滿了深沉。當歲月把年華的刻刀緩緩劃過,婀娜少女迷人的笑靨上便褪去了稚嫩,傾注了成熟。是讓我們魂牽夢繞一生的夢想都隨着這工業和城市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湮滅,抑或是我們都在兜兜轉轉中忘了初衷?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不像考卷,所有複雜困難的問題都能得到一個解答,真實人生裏有些事永遠也得不到答案。

本書最後部分以“家園荒蕪”爲題,此時村落依稀,人事已非,草木背井離鄉,故土荒涼。時間匆匆流失的蒼涼,是一個旅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只有這經過時間磨礪的孤獨才如此真實而感人。我們會想,可誰沒有這樣一個人的村莊呢,我們是村莊中的一員過客,這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再浪漫也有離開的那一天,心底的蒼涼,自己纔是最能理解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