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600字(精選7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2W人 

篇一: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西遊記讀後感600字(精選7篇)

縱使神通廣大,心不沉何能成大事?若是心平氣和,十萬路遙又有何難。

——題記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在與菩提老祖學習本領時,他學習用心,成果顯著,菩提老祖猶爲喜愛。可後來卻沉不下心,變得浮躁,與師兄弟展本領,被老祖驅逐出門。

在經過數百年的磨難後,他改變了浮躁的心理。在與唐僧西遊取經時,他安安心心陪同。一路斬妖除魔。難道花果山白當大王的悠閒日子不爽嗎?但悟空沒有動回去的念頭。若是沒有沉下心,難道還能取得真經嗎?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無不沉心行事。在《三國演義》黃忠與嚴顏成功拿下天蕩山後,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發。黃忠屯軍在定軍山口後,數次向鎮守此處的曹軍守將夏侯淵發起挑戰。但是,夏侯淵都只是據守不出。過了幾日,夏侯淵派出夏侯尚引誘黃忠,自己趁機伏擊黃忠軍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當,被夏侯淵活捉。在這焦急萬分之時,法正向黃忠提出將所有財物分賞給將士們,激勵衆人決一死戰。當天,黃忠就率衆拔營啓程,每走一段路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行軍十分謹慎。夏侯淵不聽夏侯尚等人的勸阻,草率出擊吃了敗戰。最終,黃忠的軍隊順利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山坡,佔據有利地形。

如果黃忠沒有沉下心來戰鬥、步步爲營,哪裏能迎來勝利?

其實,這種事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曾經,我也和悟空一樣浮躁。當時期未拿了個第一,就認爲,幾乎每個學期第一都是我,我太牛了。新學期一開始,就趾高氣昂、不可一世,認爲別人都是廢物。於是就開始上課不認真,極度浮躁,在那笑來笑去,傻得不成樣子,以爲自己很歷害,一下課就發顏,也是笑來笑去。一考試成績就不堪入目。那個成績讓我再也笑不出來了。我做出改變,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休息,沉下心來學習。終於找回了從前的狀態,迴歸了從前的成績。

無論做什麼事,無論本領有多大,只有沉下心才能幹好事,幹大事。

篇二: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與《西遊記》合稱四大名著,其中《西遊記》令我愛不釋手,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

書中有個故事叫“三借芭蕉扇”,這個故事講的是師徒四人來到火焰山,這裏寸草不生,只有向鐵扇公主借芭才能通過。可這哪有那麼容易?孫行者第一次借扇被鐵扇公主扇到了小須彌山;第二次借扇,孫行者拿到了一把無用的假扇,學聰明瞭的孫行者搖身一變成了牛魔王,牛魔王氣沖沖地找孫行者大戰,最後師徒四人終於通過火焰山。

讀了這個故事,我受益匪淺:師徒四人可真是百折不撓,即使前兩次借扇沒成功,但是師徒四人依舊要再次借扇,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人生的路是漫長的,也是曲折的,不能因爲一次小小的失敗而自暴自棄,那樣會失去自信、失去自我,永遠不會成功。而師徒四人借扇失敗時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繼續借扇,最後通過火焰山。設使他們在借扇過程中失敗了,師徒四人就不會取得真經,孫行者也不能成爲鬥戰勝佛了。

再看看我自己,一遇到難題就知難而退,讀了《西遊記》後,我便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知難而退”的壞毛病。之後我看到一題大師級的數學題,我一想到師徒四人的可貴精神,我便打起精神繼開始做,筆無數次在稿紙上比來劃去;無數公式次在腦海中閃現;我得出的錯誤答案無數次被我作廢;汗水無數次從筆桿上滑落……馬上好幾張稿紙攤在桌上,桌子上淨是橡皮屑。即使奮鬥了兩小時,但是師徒四人的精神依舊在鼓舞我,我立即又有了動力,我暗暗鼓勵自己:加油!你—定可以成功的,不要放棄啊!終於我將汗涔涔地將筆擱下了,望着自己寫出來的正確答案,我喜不自勝,舉起雙臂歡呼着:我終於成功了。即使頭非常暈,但心裏卻充滿了“了卻君王天下事”的喜悅,想必取得真經的師徒四人也有這感覺吧?

《西遊記》還教會了我很多道理,《西遊記》令我愛不釋手!

篇三: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在慢慢咀嚼那些激情熱烈的語言中,在靜靜感受那些細膩悠長的筆觸時,眼前總會出現幾個鮮活生動的人物,但我只把它看作一本講述取經之路的小說,寫佛教之事而已。而今重讀,掩卷沉思,窗外風在呼叫,樹在擺動,但只有平靜下來去細品才知道取經背後作者不只想讓我們品味取經之難,而是讓我們感受社會現實。

細品全書,在每回中師徒四人遇上的每個妖怪都有一種特性。舉兩回來說,孫悟空打白骨精一棒便將白骨精打死了,可在打九頭獅子時就因爲九頭獅子是太乙天尊的坐騎,所以孫悟空不能打死九頭獅子。轉念再品,這不就是作者借天上沒有背景的妖怪與天上有背景的妖怪進行赤裸裸的對比麼?沒有保護傘的便可隨意處罰,有保護傘的做再多錯事也是大事化了。

看到這,我不禁想起一則新聞:呼蘭縣祕書,環保黨組書記,資源局局長等人,爲黑社會集團當“保護傘”,使黑社會的人不受懲治,繼續蔓延。看到這則新聞時,我震驚了,爲他人幫兇爲自己搏得利益,如此的腐敗,這真的就是現實社會嗎?

再說結尾,本該是皆大歡喜,可師徒四人歷經千百磨難,來到大雷音寺,阿儺、迦葉卻叫師徒四人用禮物換取真經,連佛祖也向趙長春家收了三鬥三升三米粒黃金……看到這些,我不禁皺眉,西天聖地不應該是純潔高貴的麼?怎麼也會被世俗利益腐蝕?

這讓我又想起前文中,鳳仙郡的官員只是不小心打翻供奉玉皇大帝的貢品,於是就被懲罰終年無雨!百姓都快餓死了,但所謂的神仙卻不管人民死活,只顧自己。這不就是當時朝廷官員欺詐壓榨百姓的真實寫照麼?不就是如林龍飛“羣芳宴”案麼?這又算什麼上天有好生之德?當佛當神若只貪圖一己之利,那他們師徒四人取得的這些真經又有何用?

品完這取經之難,品完這神的貪腐,品完這妖的仗勢……整部書的背後是朝廷的腐敗現實,是官場上貪官的玷污。

他人讀罷捧腹大笑,我讀完只覺字字泣血,願天下不再出腐敗社會,不再出貪污之官!

篇四: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從《西遊記》這本書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內涵。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寫了天地生了個石猴,它學了本領後大鬧天宮,後來被如來佛祖降服,答應如來佛祖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最終修得正果。

這本書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引人入勝,是名副其實的“經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石猴,名叫孫悟空。他神通廣大,武藝高強,知恩圖報。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被白骨精陷害,唐僧對悟空產生了誤解,執意認爲孫悟空殺了人,於是把他趕走。後來,孫悟空得知唐僧有難,便去救他。可見孫悟空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到現在還想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施救的恩情。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感恩”的含義,不要去計較別人給予你多少,然後再去衡量給別人多少,要學會包容,這樣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紛爭和衝突,纔會和平美好。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讚歎,他們經歷了那麼多磨難!靠自己堅定的信念堅持下來了。想想我,不禁臉上火辣辣的。兩年前媽媽給我報了架子鼓班,剛開始我激情滿滿。課上認真學,課下刻苦練。可堅持不到一個月,我就開始厭煩每天單調的練習,開始“三天打魚,兩頭曬網”。每次去往上課的路上,我總會默唸“還是放棄吧!每天練習太累了。”讀完《西遊記》後,我告訴自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從此我開始認真學習架子鼓,還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不管前方的道路鋪滿荊棘還是長滿鮮花,我會堅持走好每一步。

篇五: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說起《西遊記》,我的話可就多了!什麼“三打白骨精”、“大戰牛魔王”、“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還數《三打白骨精》。孫悟空重情重義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話說,師徒四人往西天取經,他們走到了白虎嶺,在白虎嶺內,住着一個屍魔白骨精。白骨精想吃掉唐僧肉,長生不老。只見白虎嶺山勢險峻,悟空發現山間濃霧瀰漫,天色陰沉,必有妖怪,於是縱身一躍,用金箍棒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讓唐僧坐在圈內,妖魔鬼怪就進不去圈裏了。狡猾的白骨精第一次化作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來接近唐僧,手裏提着一個裝有食物的籃子,想引誘他們吃下有毒的食物,悟空老遠就嗅到了妖氣,定睛一看,原來是個白骨精,悟空立刻變出金箍棒,跳起來就是當頭一棒,白骨精將肉身留在了地上,魂魄趁機飛走了。唐僧見悟空殺生,把悟空教訓了一頓。第二次,白骨精化作一個老太太,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白髮老公公,但白骨精都被孫悟空識破最後打死。唐僧見悟空又殺生,對悟空下了緊箍咒,悟空雙手捂着耳朵,十分痛苦地在地上亂滾。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最後白骨精變成一陣風將唐僧帶走了。八戒、沙僧兩人急忙去找悟空來幫忙,他們在天上騰雲駕霧,飛到了白骨精的洞口,重情重義的悟空用金箍棒把白骨精打得粉身碎骨,救出了唐僧,唐僧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悟空。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既勇敢又重情重義的孫悟空,即使因爲師父的誤解把自己趕走了,在唐僧處於危險關頭的時刻,孫悟空還是會毫不猶豫保護師傅。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做像孫悟空這樣的人,有正義憾、重情重義,對朋友要一片真心。有一次,我的朋友因爲她的一個髮卡弄壞了而傷心,我並沒有急着說什麼,而是在她旁邊先安靜的傾聽,時不時安慰着她,後來她的情緒平復了很多,從這此後,我和她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讀書使人快樂,書籍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篇六: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有人說“生如長河,渡船千艘,唯自渡是真波”,沒有錯,重使生命中與千萬艘別人的渡船,如果想要前行,就只能自渡,無論有多少挫折,無論自己暗自消沉過多長時間,只有不畏艱苦,自我救贖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途,清醒而從容地活着。

吳承恩的《西遊記》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詳,這本書講的就是唐僧師徒四人上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小時候讀《西遊記》只覺得奇幻好玩,現在回來才發現簡直就是人生教科書。就比如神仙妖怪、普通民衆常常問唐僧:“師傅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唐僧總是不卑不亢地回答:“貧僧自東土大唐來,去往西天拜佛取經。”唐僧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這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個點,正是因爲這句話的存在,女兒國國王、蠍子精等纔不能得償所願。所以我在想,所謂成功,是否是穩定心性呢?

世人常常說那八戒好色,見到了個女妖精就走不動了。可是姐姐對我說過,那八戒每次吵完架後,就經常嚷嚷着想回高老莊,這何嘗不是癡情的表現呢?但是這個問題,我也不怎麼經常思考,有點難理解,便不怎麼多想。

取經路上唐僧四人都在進步,孫悟空從桀驁不馴、無所畏懼變得成熟穩重、尊師重道,學會了承擔責任、慎重思考、不亂殺生。可是還是更喜歡故事剛開頭那個他追求自由,不受塵俗禮教所約束,想吃蟠桃仙丹便吃,討厭天庭的約束和對他的嘲弄的孫悟空,這樣的孫悟空,看到現實裏就像是一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多麼自由快樂。

白龍馬雖小心謹慎卻又不是一味的逃避,本事雖然不高但不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示弱,出戰少但做出的貢獻並不小。他有着改過自新、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的性格,這是我要向他學習的點。

而沙悟淨就不用說了吧,老實本分又勤勞,擔子幾乎都是他挑。

他們四人堅守心中正義道德,來了多少妖精,也會明確自己的目標,這又是我要向他們學習的點啊!想要清醒而從容地活着,只需要穩定心性就好。好的話,不嫌棄我重複一遍吧?

篇七:西遊記讀後感600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讓它在外國人眼裏魅力四射。如果你想快速瞭解中國的悠久歷史,那麼我推薦你一定要讀一讀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包括了《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這本書。《西遊記》是由明代吳承恩寫的一本講述我國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在他到西天取經的路上,又分別收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保護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不僅每一章的內容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而且,我們還可以從中瞭解到許多的地理文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我們的文學素養。說到《西遊記》,每個人都會想到最爲經典的故事,比如猴王出世、孫悟空大鬧天宮、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

每當我讀到孫悟空打敗妖怪的時候,心裏就十分激動,因爲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唐僧忠心耿耿,我好羨慕。但每當唐僧不分好歹去責怪孫悟空時,我會爲他鳴不平……

欣賞這些故事的同時,我發現,在現代也有類似的情況:當我們在語文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在數學中遇到不會做的題,在英語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它們就像是我們學習中的一個個“妖怪”。如果我們能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的發現這些“妖怪”並打敗他們,那麼我們就能取得“真經”。

讀完《西遊記》,我真的很想成爲孫悟空那樣的人物,不僅僅是因爲他有七十二般變化這樣的武藝,更多的是我從他身上學到了百折不撓、堅韌勇毅、細心認真、盡職盡責的精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