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讀《赤壁賦》有感作文

本文已影響 7.65W人 

讀《赤壁賦》,聯繫譯文,總算看了個半懂,不過總有那麼幾個問題和疑惑。

讀《赤壁賦》有感

《核舟記》講,蘇軾此文中“赤壁”爲赤鼻磯,因此得名“文赤壁”,而三國“赤壁”爲“武赤壁”。所以說這篇文章中“客”理論是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上。“客”與“蘇子”未曾發現,而是誤認,但我們如今在意的是文章本身的價值,所以這一點可不必在意。

另一點。客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措辭頗有些古韻,不過我的關注點在“美人”。註釋說“指他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爲聖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徵。”若聯繫下文,感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何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以我淺薄的認識,可以理解爲自己所追求的離自己尚遠,曹孟德那種梟雄都未能實現統一,更何況自己只是“山野村夫”呢?

後面蘇軾的話令人有些費解。按我的意思,下面該是“安貧樂道”,在自己的現狀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優雅的隱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類的雞湯。一看蘇軾的回答,這才發覺客人是在感嘆生命短暫。不過生命短暫又與曹孟德何關。細想大概是感嘆如此梟雄也留不住常勝,保不住命。蘇軾的回答卻是又讓我懵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天地在變化,人亦變。可天地也不變化,人卻還在變化啊?江水流,可大江仍在;月陰晴,月亮也還在。只是人在時時變化、變更罷了。蘇軾卻認爲若從江月不變的角度看,人亦不變。他的觀點可是定格一瞬?不知。

最後卻是十分好的。聽之聲,看之景,取之不盡,共同享有,不亦樂乎?蘇子的境界,實在是吾輩不及的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