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書林驛語(一)——質疑與反駁作文

本文已影響 9.9W人 

讀書是一種享受,享受安靜,享受思緒的飄飛,享受在質疑的過程中對思維的訓練。昨天讀到一本薩託利的《民主新論》,其中不少有力的觀點,極具批判性,不乏建設性。從質疑對民主詞源學考察的現實意義,到對民主的主流理論的考察,無處不體現着作者的融會貫通的能力。做研究所需要的正是這樣一種吸納、整合、反叛質疑的能力。

書林驛語(一)——質疑與反駁

本科階段的畢業論文中的文獻綜述,訓練的正是一種吸納不同理論的能力。馬克思主義原理課程的核心,是教會我們如何質疑。

在後現代語境下,沒有什麼是不能被重新加以審視的。

讀書重在質疑。於無疑處生疑,於有疑處不疑——這大概是讀書的辯證法與方法論吧。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每一本書的撰寫,都有一個邏輯、理論的基點,而這些基點難免受制於作書者的時代、個人等因素。駁倒書籍中的觀點,可以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將其理論基點證僞即可。

而駁倒終究不是目的。解構的同時,還需建構。如何修正前人的理論,乃至提出自己的看法與體系,是一項艱鉅的工程。

學界中的不少論爭,實際上是不能在邏輯上成立的。因爲不同的流派採取的理論基點實則不同。試想,出發點不同,如何提出真正有理有據的反駁呢。

學術型閱讀,從某種程度上,是在共同的基點上,尋求新的發現。所謂求同存異,在學界是更加重要的。

在反駁前人觀點之前,需要做到的是:真正瞭解前人。就如弗洛伊德面對他的反對者時所說一樣,“甚至至少要讀一讀我的書(再發表反對意見)”。這是“駁論”的最基本要求。

“駁論”的第二個要求,就是要有整合不同觀點的能力。在某個觀點提出之際,前人必有論爭。要清楚地知道這些論爭的“爭點”何在,抽絲剝繭地還原學者之間的對話,對於往後的工作大有裨益。

無論是支持一個觀點,還是反對一個觀點,都需有理有據,都需深入思考。

這纔是學人的正確態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