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讀《焦裕䘵》有感600字作文

本文已影響 9.3W人 

於滿是荊棘的荒野裏踏出一條路。

讀《焦裕䘵》有感600字

剛到蘭考時,擺在他面前的是困擾蘭考多年的三大難題,風沙、沼澤、鹽鹼地,困難險阻,卻擋不住他的一腔熱血,一個勵志使蘭考脫貧的決心,無論前方多麼困難,他只會淡然前進。

當風雨來臨時,他常常身先士卒,尋找並描繪出一幅又一幅水的流向圖,並記住了堵塞河道的所在地,當天下大雪時,他組織黨員帶着乾糧一步又一步走向那些貧困家庭,一家一戶的送去糧食溫暖以及關愛,九個村子,幾十戶貧農家庭,那一天,他沒烤羣衆一把火,沒喝一口水,用行動體現出了一位無私奉獻、體貼爲民、不怕困難的無產階級戰士形象。

雖身患重病,卻心懷蘭考人民,心中唯獨沒有他自己。在治理蘭考難題正在飛速解決時,他的肝病也愈發嚴重,發病也愈加頻繁,1964年,這位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終於倒下了,其先後被送往鄭州醫院、北京醫院,這些醫院都對他的病束手無策,他的肝病早已在治理蘭考期間發展成了肝癌晚期,這在當時是絕症。他只剩不到20天的時間了。

醒來時,他並沒有在意自己的身體,而是向守護在身邊的同志詢問蘭考情況。即使身患絕症,內心卻仍然記着蘭考人們,猶記他在火車站時的那一份神情,有痛苦,有內疚,也有不安,但他仍然堅持在離開時給蘭考同志安排好接下來的工作。

臨走時,最後一句話,不是給親人的而是懷着不甘對代表說了一句:“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一句真切的的話,催人淚下,在他的病榻下,有他一直帶着的兩本書,一本《毛澤東選集》,一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1964年5月14日,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選擇葬回家鄉,而是埋葬在了蘭考。

他走了,卻永遠的活在人們心中,我們會不斷地傳承這種爲人民無私奉獻、爲祖國獻出熱血與青春,爲中國富強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的偉大精神。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