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話題

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推薦12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83W人 

篇一: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推薦12篇】

《隱入塵煙》被譽爲“2022年口碑最好的國產影片”,目前票房超過5000萬,豆瓣評分也從開分時的7。8分上漲到了現在的8。5分,已入圍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長達兩個小時十三分鐘,看完後,感動之餘,卻讓我感到壓抑、悲憤、沉重。

影片講述了兩個苦命人——馬有鐵和曹貴英的故事。他們卑微得如小草,遭家人嫌棄,又被撮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樣被丟出家門。然而他們相濡以沫,相互取暖。儘管活得沒有尊嚴,但是因爲彼此的存在,他們感受到生存的快樂和價值,體驗了悲涼人生中的溫情。一次次被嘲笑、遭衆人嫌棄,像流浪狗一樣居無定所,但是他們沒有向苦難低頭。用辛勤的雙手砌出一塊塊土坯,建起自己的新家;借來雞蛋孵小雞,吃上了自家的雞蛋;又用餘錢買了一頭豬,期待着來年它能產一窩豬崽。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一切看起來向好的方向發展時,貴英在給馬有鐵送飯時失足跌入水溝,離開了人世。“哀莫大於心死”,貴英去世後,馬有鐵賣了所有的糧食,放生了陪伴他大半輩子的毛驢,還完欠別人的種子農藥錢、抵人情的兩袋山芋,甚至孵雞仔借的十個雞蛋。他平靜地喝了農藥,左手握着貴英用草編的毛驢,右手印上和貴英一樣的小麥花,去尋找他的貴英了。他們像麥子,無聲無息,隱入了煙塵。

“洗盡鉛華始見真”。上天會剝落你身上所有的附屬物,包括名利、地位、榮耀,甚至尊嚴時,展現出來的人性之美方是大美,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文中的男主角馬有鐵,善良樸實,老實得近似木訥。像牲口一樣被自己的大哥使喚了半輩子,因爲侄子結婚要騰出院子,他與貴英成家後又被趕出老宅,一句怨言也沒有。他接納了哥嫂硬塞給他的殘疾女子貴英,貴英小便失禁,他也毫不嫌棄,維護她,愛她疼她,不辭千辛萬苦建新屋,爲她撐起一方晴空;聽到貴英傾訴受哥嫂虐待,更加心疼她。房東拆屋子,他不忍心燕子受傷害,請求人家緩幾天,遭到拒絕後,只好把燕子趕走,他認爲“活着就有希望”。打水時,將誤入桶裏的三隻蝌蚪小心翼翼地捧出來放生。即便遭到村民不公正的對待,他心裏還想着他們,向榨取自己“熊貓血”、爲富不仁的張國棟提出請求:大傢伙不容易,把欠的錢還給他們。

他更像一個哲學家,深知樸素的真理。他說:被風颳來颳去,麥子能說個啥?被飛過的麻雀啄食,麥子能說個啥?被自家驢啃了,麥子能說個啥?被夏天的鐮刀割去,麥子能說個啥?

他認:啥人有啥人的命數呢,麥子也一樣,它有它的命數呢,還不是,到夏天,讓鐮刀割掉了。

他懂:啥不是土裏長大的,土都不嫌棄我們,我們還嫌棄土呢嗎?

美好的人性,純真的愛情,在大西北古樸、原生態的唯美風景中,極具震撼力,馬有鐵和曹貴英生命卑微而短暫,但他們卻奏響了感人的命運交響曲。如今,美好的品格,堅貞不渝的愛情,也像馬有鐵的“熊貓血”一樣罕見了。我想:這也是這部小衆影片火起來的原因。

另一個方面,令我感到憤懣的是人性的貪婪、軟弱,人與人之間的淡漠。馬有鐵的大哥在盤剝了弟弟大半生的血汗後,把他趕出家門。嫌運費貴讓弟弟幫忙去城裏拉傢俱,跑了一天路連口熱水也不讓,還一味抱怨回來得晚。借弟弟的名義分了樓房據爲己有。將人性之惡演繹得淋漓盡致。面對一切不公正的對待,馬有鐵隱忍着,始終沒有說一個“不”字。爲什麼不抗爭呢?

尤其令我感到氣憤的是貴英失足落水,數位村民坐在橋頭,竟似沒有看到一樣,無一人施以援手。可憐,可悲,可嘆!人心如此冷漠,像三九天的冰窖。各位村民,請試想:如果落水的是你或是你的親人呢?危急情況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等於“間接殺人”,與劊子手無異。

“他們來過,愛過,恨過,然後像煙塵一樣隨風逝去。”但是,影片帶給我們感動和思考,永遠不會消失……

篇二: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認認真真看完影片《隱入塵煙》,我最深刻的感受和大多數人的一樣——苦!“苦”字烙在了馬老四的腦門上——一次次被趕出出租屋,一次次安家立命,一次次被無償獻血,到最後的家破人橫亡。他的妻子曹貴英比他的命更苦——從小睡牛棚,且被虐成疾:尿失禁,不能生育,脊柱側彎,雙手顫抖,走路一瘸一拐;因病頭暈,不慎溺亡。但透過苦,也折射出了馬老四的善良,樂觀,他雖然看起來有點頭腦簡單,但卻活得相當通透,是個明白人。

雖處處被虐,但依然選擇善良。

在三哥家相親,毛驢因飢餓而鳴叫,三哥罵它遭瘟的,老四卻不聲不響地拿了兩饅頭出去,一個他吃,另一個驢吃,而正是他的這一善舉,贏得了貴英的芳心,打了半輩子光棍的他,撿到了屬於他的幸福;新婚夜看到貴英尿褲子尿牀,他不責不罵,而是默默給爐火裏添了幾塊煤,供她烤尻(kāo)子;破銅爛鐵的馬有鐵(馬老四大名),命比黃連苦,貧賤如螻蟻,卻有着最金貴的“熊貓血”——RH陰性血,一次又一次被超量捐給從未拋頭露面的馬有德,因爲只有讓他活命,全村人才能拿到土地租金和工錢等,而馬老四關心的也只有這些,因爲他的心裏裝着他的父老鄉親;他搬家,也給燕子搬家,怕燕子來年回來找不到窩;他也怕剷車傷着小燕子,在央求緩幾天再拆無效的情況下,奮力驅趕走它們;池塘邊打水,他放生桶裏隨水打上來的小蝌蚪;他怕把驢壓着,自己提着水桶走回去;放生了跟隨他大半生的毛驢等等。

他的善良,溫暖着整個村莊!

雖苦不堪言,卻樂觀向上。

馬老四娶妻了,儘管是那麼樣一個令人不齒,卑微且命運悽慘的病秧子,他卻如獲至寶,高興地領着她去燒紙認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的父母和兩位貌似金貴卻短命的哥哥——馬有金馬有銀,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着”,至少,馬老四還在用力地活着,尤其是在貴英進門之後,他嚐到了生活的甜頭,有了動力,有了奔頭,他比以前更勤快,更吃苦耐勞,他把家庭經營得美滿幸福,在他的辛勤勞作下,萬物生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狂風暴雨來了,他和貴英冒着風雨顧此失彼地蓋着磚坯子,天黑地滑,你摔了個屁股蹲,他跌了個狗吃屎,而他們卻嬉笑着,打鬧着,互拉互扶,一直忙到天亮,結果,磚坯子沒保住,倆人還被淋成了落湯雞,可他們沒有唉聲嘆氣,更沒有捶胸頓足,怨天尤人,而是坐在泥地上互相依偎着,說着情話,編着草驢;睡在房頂上,老四怕貴英掉下去,用腰帶一頭拴着她的腰,另一頭栓在自己腰上,卻打趣說,稀罕地綁到褲帶上了;終於蓋了屬於自己的茅草屋,他們心滿意足,喜不自勝,就連聽雨打哨哨的聲音都覺得特別悅耳;人家有錢人送玫瑰花,他們窮買不起,就在手臂上“種麥花”,“種上了就跑不掉了”,一個人真誠地種着,兩個人開心地笑着。

他們就這樣滿腔熱忱地生活着!

雖頭腦簡單,但活得通透。

“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總挑苦命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貴英因貧血頭暈,失足落水溺亡。馬老四從此失去了生的勇氣——他萬念俱灰,生無可戀。絕望,壓抑,他不知道該怎樣面對曾經經歷過的美好和正在發生的變故,就好比光明打破了瞎子平靜的生活,讓他看到了五彩斑斕的世界,但當那短暫的光明殘忍消失後,瞎子已不再是瞎子。爆發,解脫,頭腦有點簡單的他,反抗的方式竟是用生命去捍衛曾經經歷過的尊嚴,何種強大的內心才能堪負命運如此的安排?

不再爲吸血鬼而活!

也不再爲全村人而活!

只爲追隨他的貴英而死!

他強忍着悲痛,收穫完當年的莊稼,還清了所有的債務,清清白白,不留任何遺憾地去追隨他的貴英。

不離不棄,生死永相依。

死,是單選!是他迫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他,活得是那麼通透,那麼明白!

“我心空無一物你來萬物生長”

“你走一片荒蕪我便隱入塵煙”

爲他的苦難而悲慼,爲他的愛情而哀婉,但同時也被他的樂觀所感染,被他的善良所折服。願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溫柔以待!

篇三: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之前一直都不太喜歡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因爲它過於寫實和沉重,會讓我難過,會讓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無意中看到劇組的宣傳:整部電影,除了海清是演員以外,其餘的人皆不是演員,且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吸引我想要去觀看這部電影。

網友說:“全劇不說苦,卻苦出天際;全劇不說愛,卻愛入血液。”是的,有鐵和貴英之間傳達的愛是細膩的、價值觀是正確的、生活是淳樸的,人性是善良的,給處於“物慾”社會的我好好地上了一堂深刻的課。

馬有鐵(大齡單身漢)和曹貴英(殘疾人)本是各自生活中悲慘的獨立個體,家人想讓他們兩個組成家庭,共同生活,以此“擺脫”他們,減輕負擔。剛開始,他們兩個是陌生的,無言語交流,全靠眼神領悟和心靈體悟。他們之間的愛沒有用華麗的辭藻表達,全靠生活的點滴成全:貴英尿牀,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他默默起牀燒起火爐,只爲讓她夜間不受涼;有鐵被抽血,桂英坐立不安,只爲心疼他;貴英尿褲子,有鐵爲她買長衣服,只爲讓她遮擋屁股,活的有尊嚴;有鐵拉傢俱晚歸,貴英多趟懷揣熱水杯,只爲讓他喝一口熱水,暖身;有鐵借雞蛋,兩個人一起用燈光孵蛋,只爲讓生活過得更好;他們搬家,有鐵趕車,貴英永遠坐在車上;有鐵打水,貴英趕驢運水,一同爲新家奮鬥;有鐵用小麥在貴英手上印了一朵花,給了她浪漫……他們的生活是多麼的簡單,樸實,他們之間的愛是“無聲勝有聲”的,是細膩真摯的。通過他們的雙手和努力,終於讓貴英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也讓他們兩個共同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成爲彼此的“依靠”。

他們雖然貧窮,但有自己的骨氣和價值觀,借用有鐵常說的一句話:“一碼歸一碼”,不貪小便宜,不佔別人便宜。有鐵計劃爲貴英買一件長衣服,奈何錢不夠,只能無奈轉身,抽血的那家人爲了以後能更方便的抽血,送了他衣服,有鐵說:“當我向你借的,150元”;向別人借了一袋土豆,承諾還兩袋就是還兩袋,放在別人家的門口;賣糧食的商家要算他1000斤,他就讓別人實際計算,不佔別人的便宜;別人不用他還雞蛋,他沒有一點猶豫直接放在別人面前,轉頭就走。儘管生活困難,但他們一直堅守自己的原則和骨氣。

儘管生活給了他們磨難,但他們一直都是那麼的善良和充滿熱忱。爲了拯救“欠債人”,收回欠款,村裏人統一意見,讓“老實人”有鐵去獻血。然而,“欠債人”抽了他的血,還嫌棄他“髒”,同時還要多次去抽他的血,每次都只有一頓飯的補償。遭遇這樣的經歷,有鐵都還在爲村民們爭取欠款;爲了省點搬運費,哥哥讓有鐵幫忙運輸傢俱,沒有任何的寬慰和體諒話,還嫌他回來的太晚,把“情分”當成“本分”;猶記得印象深刻的這一幕,村頭閒聊的一個婦女說:“有鐵,你現在有房有錢,真好嘞!”有鐵猶豫着轉身,欲言又止,但又轉身走了,不知道他此那時的心境是什麼?另一個村民卻道出了現實:“那讓你過他的生活。”然而那個村民立馬回絕了。可見,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在他們搬家即將要拆遷時,遇到一個燕子窩,擔心它們受到傷害和找不到家,他們驅趕它們離開和幫它們搬了一個新家。在多次搬家時,總會把“囍”字小心翼翼的張貼在牀頭,足以見得它是多麼的珍貴和幸福的。生命的最後,放生一輩子都在辛勤的驢子,無論怎樣驅趕它,也不離開,可見驢能感受到有鐵的“愛”。無論他人是多麼的“惡”,生活是多麼的“苦”,有鐵和貴英一直都是那麼的善良和對生活充滿了熱忱和嚮往。

他們的善良是可貴的,是高尚的,卻也是令人心疼的。他們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相互救贖,彼此給了生活的希望,成爲生命中的一道光。但好景不長,意外總是不期而遇,貴英因給有鐵送餐,意外落水“走了”,有鐵的“光”也消失了,生活再一次給了他痛擊,帶走他最爲珍貴的東西,他最後也走了,就像滿天黃沙中的一粒粒塵土,隨風飄散,飄散在黃沙中。

他們的一生困苦,卻也充滿了希望和愛。儘管這樣,他們都在努力的過着每一天,享受着生活,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更何況我們呢。人間走一遭,終將會變成那一縷塵煙,消散在人世間,何不好好的享受生活帶來的小確幸和溫暖身邊人呢!希望自己也能好好的過好每一天,熱愛生活。

篇四: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如題。男主不認識,一位地道的農民,素人。

女主海青,一改往日嘴尖牙利潑潑辣辣叫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利落形象,極小因捱打留下了疾患,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就尿溼了褲子,尿溼了鄰居的板凳,新婚第一夜也同樣尿溼了炕。因爲這個原因,屢遭村民的嘲諷與指點。

媒人將貴英(海青飾)介紹給有鐵(男主,不認識也就沒記住演員名字),飯桌上,貴英的嫂嫂怕貴英出洋相,趕緊催促貴英去茅房尿尿。有鐵的哥嫂訓斥一頭驢,也不知道指桑罵槐還是怎麼回事,影片一開始我稍稍有點懵。記住了貴英的暱稱——“瘟神”,這就是貴英兄嫂對貴英之“愛稱”。

有鐵因爲驢被打了,獨自躲進偏房爲驢傷着心,這細微的一幕竟被出來尿尿的貴英發現了。命運全憑他人主宰的貴英是沒有開口說話的權利的,然而她心如明鏡。有一回她脈脈溫情擡起頭(也只有在有鐵面前貴英才敢擡頭)對有鐵說:你心疼驢,所以我想你是可靠的人,嫁給你沒錯,大抵如此這樣的話。

有鐵未娶貴英前,半輩子都給兄嫂家做長工,只換了一口飯吃,卻仍遭嫌棄,跟貴英相似也是苦命之人。

貴英嫁給了有鐵,有鐵小心翼翼的呵護着貴英,事事爲貴英着想。貴英常常尿褲子,有鐵在街上看到件女式長大衣,很想買下來給貴英,老闆開口300,見有鐵不吭氣,自己降到200,又降到150,再降到80(數字準確如否記不清了,就這麼個意思),有鐵侷促不安的說只有50,叫老闆留着,下次等他攢夠了再來買。衣服最終被那令人不恥的傢伙買了摔給有鐵,有鐵還說,算我借你的,以後還你。有鐵想讓貴英穿得美美的同時還能遮住貴英常常尿溼的褲子,細微之處顯真情。也是導演的精妙安排吧。

貴英和有鐵身無可棲,村裏外出打工之人長久不住的舊屋給他們容身也僅僅是短暫的,幾經周折,每一次搬遷,有鐵都會小心翼翼的從土坯牆上撕下那張大紅的喜字,再次張貼到新一處無人住的土牆上,每一次也都會問貴英怎麼樣,歪了嗎,正不正,貴英說往上一絲絲,再往上一絲絲,給我的感覺就彷彿在有鐵憨實的內心中他和貴英天天都是新婚人,貴英就是命運之神賜給他的美好眷侶。而在更爲卑微苦命的貴英心中,有鐵就是她的男神(用男神這樣的詞極不恰當,與影片有反諷的意味。然而我一時找不到更好的詞來比喻貴英心中的有鐵)。那張手剪的大紅喜字,在家徒四壁的土坯牆上顯得格外的耀目……卻帶給我無比心酸。

影片多個鏡頭溫情到讓人淚目。茫茫荒原,生命猶如芨芨草,卻也是堅韌不拔的。

土地是從來不會嫌棄人的,只有人嫌棄土髒,土有什麼髒的呢,只要你肯用心待它,春天你播了種,到了秋天,土地就會還你一堆麥子一堆苞谷……有鐵就是影片中導演設定的哲人。他說出了好多的人生哲理。如此樸素又如此動人心絃!

善良的偉大的有鐵有着村裏人都沒有的熊貓血,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極力把有鐵貢獻出去救一個老闆的命,只有老闆活下來,村民們纔有機會要回工錢。有鐵默默的犧牲着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去捐血,還爲村民討要租錢,說娃娃子們要上學,都不容易。任誰不容易,也沒有人比他自己更難。有鐵每次抽血的時候都好比是抽貴英的心。貴英多麼的痛啊!

影片中多鏡頭推出有鐵與貴英這對苦命夫妻爲了蓋上屬於自己的房子而用最原始的製作方法,製作土坯,土坯用模子做好,倒出來曬,完全曬乾以後才能壘牆,蓋房子,這勾起了我幼年的記憶,很小很小的時候,在農村老家,我的父母親也是這樣製作土坯,一旦遇到下雨,就必須用塑料薄膜搶蓋土坯,防備土坯淋雨,功虧一簣。影片中一天晚上突降暴雨,有鐵和貴英迅速起牀去搶蓋土坯,風大雨大,貴英又是個殘疾人,有鐵邊搶土坯邊心疼貴英,兩個人幾次摔倒在地,互相拉着,半站起又摔下,半站起又摔下,兩個人狼狽不堪,卻又哭又笑。我也是淚如雨下。

勤勞又智慧的有鐵和貴英把房子終於蓋好了,可貴英爲什麼要突然的死去,這讓我無法接受。不能自抑,淚水滂沱。

導演這樣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站的角度自然比我高,只是平凡的我內心接受不了,弱小又卑微的一雙苦命人好不容易纔有了點希望,硬生生的被掐斷。

沒有了貴英,有鐵還活個什麼勁。

兩個孤獨的靈魂在這塵世間彼此溫暖彼此依偎,卻偏要留下一個。

無情的導演。

篇五: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在隱入塵煙口碑發酵前,記不清楚是在朋友圈還是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推薦,當時沒有在意,也去豆瓣上看了下評分,當時的評分就8。3了,在國產影片中也算不錯的了。後來幾天慢慢在微博時間線上推薦的人越來越多,我決定自己去看看。跟其他電影不同的時候,這個片子在影院上映的同時,各大視頻網站也可以會員免費觀看,確實不一樣,後來看文章說,導演將該片上線視頻網站實屬無奈。早期在影院票房不佳,觀影人數寥寥無幾,導演孤注一擲,直接上線視頻網站。這反而救了這部電影,隨着觀影人數的不斷增加,口碑越來越好。

本片講述了西北高原上一對相互扶持的底層人民從相識、相知、相愛、到離去的短暫一生的故事,看後讓人唏噓不已。男主人公馬有鐵從小父母、兩個哥哥去世,跟着三哥三嫂生活,基本上就算三哥家的長工;女主人公曹貴英從小跟着哥嫂生活,家裏窮,生活困難,導致身患疾病,也沒有錢去治病。就這樣兩個身世比較苦,幾乎是被社會遺棄的人通過媒人的介紹走在一起,憑着自己勤勞的雙手,漸漸地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當生活越來越美好的時候,苦難也降臨到這對苦命人身上。

整部電影沒有一句訴苦的語言,只是主人公不斷的勞作,順應着天意或者說命運,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因爲是描述農村的生活和場景,跟我的共鳴很多。我從小是生活在華北平原上,電影裏面的很多的生活場景就像跟我小時候的一模一樣,很熟悉,好有親切感。裏面有兩個場景看完後我都很難忘。

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兩個哥哥早早輟學回家。爸爸在鑽井隊工作,爲了給兩個哥哥找出路,家裏就買了一輛拖拉機給鑽井隊上拉沙子,二哥就負責開拖拉機。那時候家裏只剩下我和媽媽,因爲經常出現晚上很晚了二哥還沒有回家,我就和媽媽到村口去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根本沒有什麼通訊工具,即使在二十公里外的村裏幹活,因爲缺少通訊工具,家裏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那個時候,我和媽媽就像曹貴英半夜村口等馬有鐵回家一樣,有鐵去城裏給侄子拉傢俱,自己可能一直在幹活沒有啥概念,但是在等待的人心裏就是,咋還不回來,一等不回來,二等不回來。那種等待而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心理,非常的煎熬。我有這種經歷,我知道曹貴英爲啥要到村口去等,以及她心裏想什麼。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農村還是比較窮。蓋磚瓦房對很多人家來說都是奢望,大部人家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裏面是土坯,外面是磚,這樣節省很多磚,省成本。我們家那時候買了一套院子,爲了省錢爸媽自己在操場上脫土坯,就跟馬有鐵一樣。那個活看起來簡單,感覺不累,其實不是那麼回事,一塊土坯大概有二三十斤,每天不斷的低頭彎腰,起來。我爸從來幹活不說累,但是脫土坯這件事他都說累。脫完,還得晾曬,不能下雨,否則就容易把土坯都弄壞了。這些場景在電影中完整的重現,很多現在的孩子可能沒有感覺,覺得現在的生活都是輕易得來的,其實哪裏有那麼容易。

至於收小麥、收玉米、一頭驢,一輛車,跟我小時候太像了,只是我們家沒有那麼窮,還算農村裏面比較富裕的。

我覺得我沒有資格對有鐵和貴英的生活進行評價,我始終覺得他們兩個過着跟我們正常人平行的生活,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他們付出自己的勤勞、善良、愛與理解;在那個世界,只有他們兩個人;在那個世界,他們是互相的依賴;我們進入不了那個世界,也沒有資格評價,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憐憫,不需要我們的幫助,有些時候,他們會以他們的方式對我們的世俗進行嘲諷,記得有鐵第二次獻血的時候,在獻血車上,那個婦女招呼貴英去吃飯,而貴英的反應真的是對我們的世俗進行嘲諷。我們慢慢都變得世俗,缺少了愛,也喪失了愛的能力,可能我們都不如他們。

有鐵和貴英的離去,與他們來講不是苦難也不是痛苦,而是在他們的世界再次相遇。

篇六: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這是一個描述兩個農村邊緣人物在旁人的半推半就下組建家庭,短暫地享受了人世間溫暖後,結束他們苦難一生的故事。

整個故事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平淡,平淡得沒有任何起伏,平淡得甚至我初始覺得,都沒有什麼用藝術手段來刻畫的必要,真的就如“塵煙”一樣,太微小了。普通得到處都有,平凡得微不足道。即便是在電影結尾部分,男女主以結束生命爲代價——對苦難人生的那麼一丁點反抗感,電影都沒有表現得如過往影視作品一般大悲大痛。有網友的描述我覺得很貼切“隱入塵煙帶給觀衆的是一種後勁,是綿延的鈍痛感……”

但平淡又正是我後來覺得這部電影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平淡的呈現苦難。因爲苦難本身不值得歌頌,它不偉大,也並不美好。通過美化苦難來讚美“磨練意志”,這樣的作品太惡劣了,因爲它把“無法躲開的磨練意志”解讀給世人的是“獲取成功人生的必經常態”。美化苦難最讓我討厭的一點就是,它讓人生分出高低——苦難經過努力,而得到克服的人生是值得世俗稱讚的高質量人生,但問題在於有的苦難並不會因爲你磨練意志而得到解決,而這樣人生常常會被指責,即便沒有批判,至少也會認爲它不如前者成功……這也正如“李睿珺”在採訪中所言,他所想要展現的是“愛與關懷”,是貴英和老四在相互扶持後,成爲對方心中絢爛的色彩。這是整個電影想表達的關鍵,熒幕色調也從最開始的沒有顏色變換到逐漸明亮和絢爛的衣着和四季風光。

電影中我最喜歡得一句臺詞,是貴英對老四說的一句“你是一個好人”。“好”這個字即詞,囊括了太多的積極性評價,最後濃縮得出一個“好”。它很抽象,我們很難確切的描繪出它的內容範疇;但它又很實際,實際到你幾乎可以在任何感到舒適的場合、人事物中來使用。所以,貴英的這個評價將老四的“好”置於一種天然性中。好像他生來就這麼好:對土地敬畏,對動物(燕子)友善,勤勞堅忍,不怨天尤人……即便所處泥濘,他善良得樸素,只是委屈自己,而不是傷害別人,好得讓人心疼。

由導演姨父這個真正地道農夫所飾演的陝甘農民角色(老四)有一種紀實的力量感,這是換任何一個專業演員而無法達到得效果。專業演員他可能表現出豐富的藝術層次,但難免有一種二次加工的矯揉感,一種濾鏡後的描述,或誇大或削弱,不同於真實。可見,影視作品和實驗室研究設計一樣。雖然無法在攝影棚/實驗室中完全的擬合現實,但作品最後都必須經得過現實檢驗。因此有必要在嚴格控制下儘量復刻現實情境,或者從現實中獲取元素,無論是電影藝術還是實驗設計。

最後,整個故事是通過老四的視角主述的,這也是電影近期的爭議所在——男權視角,女性依附。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將貴英這個柔弱,嬌小的女性形象替換爲主敘。未免和廣袤的黃土瘠地野性的對比感太劇烈了,其實不太符合平淡的主調,反而有點千篇一律的俗氣——大地母親、故土柔情這樣的議題太多了。男與女這一性別標籤的本質只是分類方式而非對立和差距,它並不包含好壞、強弱和優劣之分。用性別這一橫向矛盾來置評作品,亦或是社會現象,只會掩蓋人類文明根本的矛盾所在,即階級矛盾,以及其隱含的貧富差距。電影更多的是將貴英塑造成一種背景和點綴,雜糅其中,甚至嘗試通過模糊貴英的生育角色來弱化性別這一矛盾。故而,我倒沒太覺得這是什麼值得成爲導演槽點的事兒。

此外,由這部作品引發了一些值得內省的問題。近年來我的觀影偏好集中在,“速食”的商業作品,沉耽於即時的享樂。跌宕起伏的劇情,愛恨糾葛的狗血,這種急速式快感的攝取,讓我少了很多深度的思考。甚至在初始我都難以靜下心來觀看這部電影。我想這種娛樂偏好或多或少影響了我的生活,碎片式地信息採集,囫圇吞棗地處理,看重結果,很難有耐性沉浸過程,的確少了一些鬆弛和頓感力,以及所謂把握當下的珍惜和敬重。

篇七: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含淚看完了電影《隱入塵煙》,此刻夜已經很深了,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仔細咀嚼那份無邊的苦,認真品味那種無言的愛。

全劇沒說苦,卻都是苦,全劇沒有一句愛,愛確已深入骨髓。

能感動人心的永遠不是語言。影片的場景是黃土,麥田,曬場,打土坯,驢……濃濃的大西北方言,一個小山村,一間土胚房……習慣了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高樓大廈,望着這樣的農村,如此貧窮,猶如站在陽間看陰間。

一個大小便失禁,生活勉強自理的女人嫁給了農村的一個老單身漢。從此,他們開啓夢想重塑家庭生活。在這兩人建造的小世界裏,不需要鬧鐘,不需要手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就像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所做的那樣。

兩個苦命人,相互成爲了對方的牽掛與希望,關愛點燃了生活的熱情,惺惺相惜彼此守護。麥子熟了,房子蓋好了,玉米掰完了,雞也下蛋了,豬也肥了,當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希望卻沒了!

命運總是喜歡捉弄弱者。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倆好不容易有個自己的家,卻又那麼容易就失去了那個家。

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一個五十幾歲的人竟然是爲了緩解農藥的苦,生平第一次吃雞蛋。

勞碌奔波了一輩子,用勤勞的雙手辛勤勞作,像驢一樣只顧埋頭苦幹的苦命人,吃盡人間萬般苦,卻始終葆有一顆善良淳樸的心。爲了全村人的收入舍棄自我,一次次地獻出鮮紅的熊貓血。卻受盡白眼,倍受侮辱。衆生皆苦,而馬有鐵委實太苦了。一直生活在哥嫂的盤剝之下,200元錢就被一腳踢出門外。

一場滂沱大雨,差點讓擺在院子裏的土胚化作泥水。雨中的倆人相擁而泣,雨水和淚水交織在一起,這份苦也成就了倆人甜蜜的愛。

一生所求,不過溫暖與良人。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抱團取暖,愛入骨髓的真摯情誼令人淚目。瓶中的熱水換了一次又一次,焦急地等待只爲愛人平安歸來。手背上的那朵小麥花是那般生動形象,這是我愛你三個字,最笨拙的表達。

一條烤魚成了倆人的美味大餐,有鐵不怕燙手,把第一口魚肉遞給了貴英。每一次獻血,貴英都在用無比疼惜的眼神注視着這個不卑不亢的男人,小心翼翼地說:讓他緩緩……

村民說馬老四寵媳婦,恨不得把她拴在褲腰帶上。盛夏的夜晚,倆人睡在房頂上乘涼,有鐵真的用繩子拴住貴英,怕她不小心咕嚕下去。

故事的最後,她死在了給他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也帶走了他的心,死在了糧食成熟的秋天。唯一的一張婚照卻成了遺照,那張紅紅的喜字曾經跟隨他們一次次地搬家,每一次都是那麼鄭重其事地貼正貼好。

最終,他還了借來的兩袋土豆,還了春天借的十個雞蛋,還完了種子肥料錢,放生了跟了他一輩子的驢。然後他走了,帶着麥子花,和那隻用草編的驢。可能他也死在了她給他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死在了那個秋天。

有鐵戀戀不捨地望着那個草編驢,鏡頭裏的那兩株綠盈盈的草恰似這一對苦命的人,希望仍在,帶着這份特殊的印跡來生再見。

我的心裏原本空無一物,你來之後萬物生長,你走之後,便是一片荒涼!最後,塵歸於塵,土歸於土,也應了蘭亭序裏的一句詞:白頭並非雪可替,相識已是上上籤。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兩個正直善良的人就這樣隱入塵煙,我在想他的那個三哥良心何安?利用弟弟貧困戶的身份花費一萬五在縣城買了房子,在老四死後又坐享其成分得了拆遷款,他真就一點也不愧疚嗎?人性的善與惡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

苦出天際,愛入骨髓。我清清白白來,也將清清白白去,就像你乾乾淨淨地進我心裏,又要乾乾淨淨地進墳裏去。

我們每個人不過是人世間的滄海一粟,一生勞碌最終也是化爲塵煙,隱入滾滾煙塵,無影又無蹤。這是所有人的宿命。

善良的人最終落爲塵土,苦難終究沒能開出幸福的花蕊。沒有想到在大西北真的還有如此貧窮的人羣,我想此後定會倍加珍惜屬於我們的小城生活。

願好人一生平安,我還是堅信:好人終有好報。

篇八: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題記:如果你的生命中遇到了一束光,照亮你的生命,給你溫暖和愛。等有一天,那束光再也不見,你將如何度過漫長的餘生?

人氣口碑都令大家關注的電影《隱入塵煙》好評鋪天蓋地而來,票房一路攀升,豆瓣評分從7。8漲到8。5分,連導演也號稱超乎自己的預期。這一部西北農村的愛情片,爲何獲得觀衆們的厚愛?

趁週末的時間,終於看完了這片電影,觀影之前有朋友專門提醒帶好紙巾,可見其中的情節必有令人感動之處。

武仁林演的馬有鐵,村裏也叫他馬老四,老光棍一個,和一頭驢相依爲命,貧困得沒有自己的房子,藉助在別人不住的老房子裏。

海清演的曹貴英,身體有病,控制不住小便,左手發抖,走路無力,從小生活在窩棚裏,沒有生育能力,被哥嫂嫌棄。

就是這樣兩個各自被家庭拋棄的人,和莊稼一樣紮根於農村,曾經活着看不到心中的光亮。被兩家人介紹結爲夫妻,從此彼此的生命多了一束溫暖的光。

兩個善良的人,都給村裏的瘋子贈送過饃饃;也是兩個勤勞的人,種下小麥、玉米,用燈光孵雞蛋、養雞。他們設想着莊稼豐收,住上自己的房子,買上大電視,然後去大城市裏找醫生看病。相依爲命的兩個人,相互汲取着彼此的溫暖,以爲日子會一點點好起來,卻還是被命運打敗了。

電影是一種藝術表達,通過光影的傳遞、人物的表演演繹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還有故事情節中帶給觀衆的心靈共鳴和感動。

這個影片讓我們看到了底層生命中的愛和力量。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沒有感天動地的渲染,就是兩個農民和一頭驢的日常,似乎並不生動,但過程令人心生感動,而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

兩位主演的表演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那種相互依偎、相互滲透的愛,在電影的鏡頭裏一一展現。曹貴英在村口等馬有鐵拉驢車回來,懷裏暖着水壺,水涼了再回去換熱水,用她走不快的步子不知走了多少回;新農村建設,借住的老房子要拆除,只能自力更生蓋房子,連磚土都是自己一塊塊曬出來。一場大雨,爲了保護泥磚不被雨淋壞,兩個人風裏雨裏拿塑料膜蓋泥磚,最後兩個人都被摔倒在地上,眼淚鼻涕夾雜着雨水;管着村民租地賣糧的張永福病了,全村只有馬有鐵的血型是RH-陰性,於是一次次被拉去城裏輸血,輸血的時候曹貴英伸出自己的胳膊,幾乎含淚說“能不能抽我的,讓他緩一緩,緩一緩”……

哭着笑着,生活的苦一起扛着,可是當習慣了兩個人的日子,只剩自己的時候心裏又該有多苦。活着太苦,也許死是一種解脫,當那束光芒不再,日子也到了盡頭。馬有鐵在曹貴英不幸溺亡後,對生命已經沒有了依戀。他默默地還完了之前前村裏其他人的土豆、雞蛋,還完了借的債,然後把毛驢放生,最後吃下來有生以來唯一的一個雞蛋,還是帶農藥的雞蛋,手裏還拿着曹貴英生前編的草驢。

網上也有一些批評的聲音,大抵是太窮不真實,可事實農村依然還有很多貧困的地方,更何況影片裏的時間是2011年。也有人說影片透露着社會黑暗面,可其實親人不睦、病人不管,社會上這類現象依然存在。電影是社會現實的一種藝術表達,這樣處理故事情節並沒有什麼問題。

正如男主人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甚至莊稼也是,所以曹貴英不小心剷掉一棵麥苗的時候,馬有鐵也只是說:沒關係,麥苗也各有自己的命。而他們倆的命,曾經一起溫暖過彼此,生命就不再有遺憾。所以,馬有鐵選擇自殺也可以理解。

作爲藝術體現的電影到底還是給了觀衆一個開放的結局,老房子推倒後,城裏的房子下來了,經常開車來接馬老四去城裏的人說了一句:老四跟你去住,這也算是新生活的開始。讓觀衆不禁遐想:也許馬老四被人救回來了,自殺未遂,去了城裏生活,所以影片結尾有這麼一句話:2011年冬,老四馬有鐵在政府和熱心村民的幫助下,喬遷新居,過上了新生活。

這樣的結局,大概是我們認爲的好結局了。而那些因愛而暖的日子,都會在餘生的歲月中。

篇九: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上個週末,抽空看完了電影《隱入塵煙》。

這是一部當前比較火的一部影片,也是一部反映貧窮和苦難、情與愛、以奮鬥抗爭命運和不公……等爲主題的片子。

故事的背景是二十年前的西北荒原農村,故事的主線是一對苦命人的悲喜交織、跌宕起伏、動人心魄的生活和生命故事。也間接表達了對環境與歷史、時代和現實、家庭與社會、人與人關係的透闢理解,對一些不公不正現象表示了批評鞭撻。

雖然現在我國已經打贏了脫貧攻堅硬仗,但看完之後,感動、感觸還是很多,感覺還是很壓抑,也引發了不少思考。劇中一對苦命人結合後,不爭不怨,努力奮鬥,相互珍視,相互溫暖,通過勞動積極改變自家生活狀況和環境,也通過自身的無私貢獻和示範來積極改善周圍的環境,例如無償獻血後讓承包商的兒子秋後歸還欠款、“一碼歸一碼”的守誠和兌諾等等。他倆嘴上從不說苦,從不說愛,卻讓觀衆入心入骨。回顧主人公的苦與難,馬上覺得眼前防疫靜默、經濟困難等都算不了什麼。

雖然感想很多,這裏只重點談談兩個問題:一是主人公苦難命運的根源是什麼呢?二是社會要多多關懷和關愛失親、鰥寡的底層老人。

不能簡單地把貧困的根源歸結到主人公自身稟賦不足、能力條件差上。關注貧困問題,首先要關注環境因素,要努力去改變和改善環境。造成貧困的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又包括社會、歷史、文化環境和原生家庭環境,苦難是三類環境相互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世界上貧困地區大都是處於土地貧瘠、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內陸地區。爲了適應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貧困地區的窮人有着自己的經濟生活方式和生存準則,非貧困地區的人很難理解和想象他們的生計方式、生活狀態、精神世界。要想擺脫貧窮並不容易。只有真正瞭解窮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才能把握貧窮的本質,才能開出逃離“貧窮陷阱”的藥方。對於窮人來說,他們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爲自己家人的未來提供保障,需要擁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強的意志力,需要承擔更多的義務。

此外,現代人要關注信息匱乏引起的舊貧窮和信息氾濫帶來的新貧窮。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在研究貧窮問題上對世人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們二人找到了一個答案:導致貧窮的根本原因是個人信息的匱乏。他們夫妻兩人合著的《貧窮的本質:我們爲什麼擺脫不了貧窮》這本書中,他們分別從食物、健康、教育、繁衍四個方面,對全世界十餘個國家的貧困人口生存狀況進行了研究和描述,並在對比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約略可行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當今信息的飽和、過剩、氾濫,也引發了人們的短期信息消費濫觴行爲,例如沉溺於短視頻帶來的小快樂、不願意系統性學習和完整閱讀、不願意深度思考等。總之,導致人們反覆陷入貧窮死循環的,正是建立在信息匱乏或過剩基礎上的錯誤決策。當人們信息匱乏或過剩時,其判斷就會出現嚴重偏差。而嚴重的信息不足或嚴重過剩,都將導致人屢屢做出錯誤的決策與行動,從而導致巨大損失和越來越窮的窘況。

影片中的主人公結婚後,建立了新家庭,相互有了家庭溫暖,有了感情和精神上的新生活,這些帶給他們精神力量,帶來了生活的新氣象和新變化,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希望。但女主人公貴英失足落水去世後,對於男主人公來說一切都塌陷了,最後選擇了服農藥自殺。這個情節讓我想起了近期學到的一個專業詞彙“居喪反應”。

失去親人後,無論是什麼樣的文化、宗教背景,人們的感受基本都是相同的。很多人都會有居喪反應,都會悲傷難過,只是不同的人可能持續時間、感受到的強度不太一樣。居喪反應期一般會有2-6個月,既有生理性、心理性反應表現,也會有病理性反應表現,期間部分人會因爲劇烈、持續的痛苦,或因有被歧視感和不被他人理解出現社交孤立等而產生不想活的念頭。

周圍的人要多關注關心關愛失親者,及時引導和幫助失親者走出悲傷。生活的喜與悲,甚至時常處在一種急速互換中,這就是生活與生命的常態。如果當時周邊的人多關心一下,多交流多陪伴一下,可能男主人公就能走出來,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疫情常態化期間,也要注意關注和解決心理問題。

正如一位朋友所總結的:活着要懂得——生活本身就是苦難。影片中的主人公話雖然少,但明不少事理,也懂得生活的苦難,在經歷苦難的同時在滿懷信心地改善着自己和他人的境遇。可惜的是,他人給與他的精神正回饋和支撐力量極度缺乏,他遭受失親打擊之後沒能堅持下去,無聲地隱入了無盡的塵煙之中,連同他們身上的高貴精神和品質一併隱入了。

篇十: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家鄉的生活跟電影裏差不多。我也有過耕種收割的體驗,也見過黃土蓋房子的過程,我也很能理解導演想要跟觀衆表達的情感。而《隱入塵煙》可以說也是近幾年來,我看過代入感很強的電影了

首先,電影拍出了對生命的尊重。不管是對莊稼地裏長出的麥苗屋檐下搭窩的燕子,還是剛出殼的小雞,被人們使喚的牛馬驢。從頭到尾,電影都在表達着對這些生命的敬重之情。是的,農村就是這樣,他們不僅愛護自己的莊稼,要是屋檐下來了蜜蜂或者燕子築起了巢,他們都會視爲是一種吉祥。而電影,也把這種情感傳遞了出來,我覺得很感動;

其次,電影把對勞動者的尊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現在許多成功學的觀念認爲,甩脫基層勞動者的身份,就算是人生的成功。所以,現在的許多人越來越不把基層勞動者放在眼裏,許多的影視書籍作品也在極端的渲染基層勞動者的苦難和心酸,然後爲在'苦難中'的主人翁一個華麗的轉身——擺脫了作爲底層勞動者的困境。這樣的電影看起來很爽;

其實,僅僅是在販賣人生的悲劇,但卻在潛移默化中,貶低了一羣人,貶低了一種生活,也勸退了人們對這種生活的選擇權。但《隱入塵煙》沒有賣慘,有心酸,但是也讓觀衆在男女主人翁的生活中,看到了一種美好和幸福,它也沒有販賣成功,它只是把勞動者的不易呈現在了大熒幕上,同時也像人們展示了幾幹年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每一幀,每一個畫面,它都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尊重,它也告訴了熒幕前的觀衆一種生活的方式,也許,有一天,真的可以有一羣人嚮往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個樸實勤勞的勞動者形象,理應能感動任何人。

再次,要尊重生活。也許見慣了檯面上的大魚大肉,讓許多人早已忘記了一粒米、一粒麥子,怎就變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食。《隱入塵煙》則從耕種到秋收,爲我們展示了一粒種子到變成食物的整個過程有汗水、有辛勞、有天災、還有無奈。直到一粒種子變成了手中的饅頭,碗中的面。每一步,不管是作爲地裏的莊稼,還是作爲耕作的人,都活得不容易,但是生活本就不易、不管是身處鬧市,還是躬耕農畝,不管是身居廟堂,還是遠走江湖,活者,都要經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沒有誰能是例外,也沒有誰真正的活得輕鬆容易。但至少我們還能活着,還能坐下來談談生活。所以,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苛責,好好生活,尊重生活。

最後,電影向我展示了一段乾淨且受人尊重的愛情。現在的電影電視,說起愛情,都會以甲愛着乙,乙愛着丙。或者甲同時愛上了乙和丙,糾糾結結,讓人看了撲朔迷離,貌似每個人都很博愛,愛了都很難割捨。其實只是營淫之心在作崇,仔細一推敲。其中滿是污垢與惡臭。而電影《隱入塵煙》中的男女主人翁,他們的愛情,或者說應該是親情,雖不完美,但是乾淨純潔得多了,他們的相扶相特,表面上看是一對難夫難姜,其實他們的情感讓所有人看了都羨慕和嫉妒。他們的結合沒什麼情感基礎,但他們憑者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樸實和真性情,讓兩個孤寂的心彼此有了依靠。

沒有豪宅和豪車的烘托,他們之間依舊建立起來了偉大的親情紐帶,是愛情也友情。而豪宅和豪車,在他們的情感世界裏,無疑都是一種玷污和摧殘。如此乾淨的情感,以至於讓每一個觀衆都覺得,她走了,他也應該跟着離去。其實他要不要跟着一起走,已經不重要了。熒幕下,讓我們覺着他也走了,電影要表達的意思就全到位了,該被感動的人,此刻也足以被感動了。

當然,我喜歡這部電影,所以,在這裏說了電影的一大堆好,我知道,有許多人還是不喜歡這部,或者說不喜歡類似的電影,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爲了讓那些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改變自己的立場,只是希望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能夠包容一下類似這樣的好電影,別把它說成是一無是處,讓喜歡這類電影的人望而卻步,畢竟電影裏面包容了我們那麼多。

篇十一: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昨天晚上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隱入塵煙》。電影裏兩個主人翁馬有鐵和曹貴英,兩個被家庭拋棄的弱勢個體,組成了一個家庭。

馬有鐵給三哥幹了半輩子的苦力活,沒落下一點好,最後還因爲侄子結婚,被迫娶了身患殘疾的曹貴英,另立門戶過日子。曹貴英從小沒爹沒媽,跟着哥嫂過日子。在哥嫂家,睡在窩棚,過着非人的待遇,被哥嫂虐待的大小便失禁。還因爲一次心善,把家裏饃饃給了一個要飯的,被他們打的一個月起不了牀。長大後嫁給了她別無選擇的馬有鐵,兩個沒有自主權的苦命人就這樣結合在一起。

他們結婚的家裏,唯一喜慶的就是那個大紅囍字,每次搬新家,馬有鐵都把那個囍字重新貼在牆上。所謂的新家,也是別人搬到城裏了,沒人住的舊土房。

曹貴英和馬有鐵結婚的第一個晚上,貴英就就因小便失禁尿炕。馬有鐵非但沒有怪她,還去了外面,讓貴英有時間處理尷尬的事情。貴英在尿溼褲子第一次沒有被罵而覺得欣慰,她心裏覺得自己遇到了好人。

在日漸的相處中,馬有鐵像照顧孩子般照顧着貴英。他沒有嫌棄這個殘疾且不能生育的妻子。看到電影中的貴英,讓我想起了我孃家鄰居女孩。她從小就有點憨,別人不跟她玩。可能是鄰居,我和她接觸機會多,所以她對我顯得特別親,時常見了我姐常姐短的叫。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她又患上了羊癲瘋,本來還能上學的她連學也上不成了。憨就不說,再加上這個病,她幾乎連說話都遲遲頓頓。家裏條件也不好,病也一直沒怎麼看好,有一次看見她犯病,嚇得我待在原地哆嗦了半天。她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母親患偏癱臥牀不起。自從二哥娶了媳婦後,哥嫂就跟她和她父母分開過了。父親爲了家裏能好過點,和哥嫂商量着把她嫁給了一個家裏娶不起媳婦並且不是很傻的男孩。結婚後,男孩一直不喜歡她,所以兩人也沒有孩子。加上有病,婆婆也不待見,幾年後,又被男方送回孃家。此時,女孩已失去了最愛自己的母親,老實無能的父親沒能力照顧女兒,就由哥嫂做主嫁給了山裏一戶有錢的傻子。再後來,杳無音訊,後來我回孃家看母親時,聽說女孩因爲什麼病,早死了,具體怎麼死的,沒人知道。

縱觀八九十年代最基層的農民,思想落後,對孩子也不重視。對於那些有智障,有殘疾或有病的女孩,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隨便找個人家嫁了就算完事。從來不考慮孩子會不會幸福,婆家人對女孩好不好,一切聽天由命。農村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就算你看到了,卻無能爲力。所以電影中曹貴英是幸運的,她遇到了善良的馬有鐵,他給了一個女人在家裏的地位和存在感。

馬有鐵和貴英雖然家徒四壁,什麼都沒有,可是兩個人彼此卻相互體貼關心。心是熱乎的,對生活的希望就充滿了力量,他們不怕苦,因爲他們還有跟着他們一起苦的驢。馬有鐵給村裏有錢人獻血,貴英爲了給他補身體,能讓他吃上雞蛋。就從別人家借了十個雞蛋,用電燈暖出了十個小雞。每次搬家都要把房檐下的燕子窩搬走,在新家的房檐下把窩再安好。他們一起種地,一起建房子,每一處都體現了馬有鐵的善良和貴英無聲的關愛。在貴英死了以後,馬有鐵拿着貴英唯一的照片。還是結婚證上裁出來的遺照,他撫摸着,擦拭着流下傷心的淚,讓觀衆也溼了眼眶。

馬有鐵沒有任何禮物給貴英,但是他卻給了貴英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得不到的禮物,這個禮物包含了愛與貴英在他心裏的位置。那就是在貴英的手上爲她種了一朵麥花。他說:“我給你種了麥花,不管你走到哪兒,都不會丟了。”貴英給馬有鐵編了一隻草驢,兩個人相互幸福地笑了。然而他們簡單的幸福是多少人羨慕的,又是多少人望而不及的。

然而幸福並沒有眷顧這兩個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貴英再給馬有鐵送饅頭和雞蛋時,暈倒掉進水裏死了,使馬有鐵失去了對生活活下去的希望。他放走了跟他受苦的驢,變賣了家裏所有的糧食,還了春天借的十個雞蛋以及化肥種子錢。一輩子沒吃過雞蛋的馬有鐵,用貴英送給他的雞蛋來壓制農藥的苦,拿着貴英給他編的草驢,死在了他們的新家。

有多少人在看這部電影時哭的淚如雨下,或許是電影中有自己的影子,苦難的影子,幸福的影子,或許更多。全劇沒有說愛,卻愛入了骨髓暖人心;全劇沒有言苦,卻苦比黃連勝三分。再看看世間的人,一生所求,不過是溫暖與良人,所愛的不過是守護與陪伴。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溫暖的家和愛你的伴侶,它不僅僅是家,更是兩個相愛的人的心靈港灣。

篇十二:隱入塵煙感觸怎麼寫

電影名是“隱入塵煙”,實際上卻“砸向心間”。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電影,概括起來,核心只有三個字:真、善、美。電影的主旨和表達以“真誠”貫穿始終,電影的主角“和”而“善”,電影的畫面美得平淡又講究,真善美相融相洽,又有所側重。我覺得導演等人很厲害,最厲害在於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核是什麼,並且以一種在大部分人看來有些難以置信的方式,堅持用心而樸素地表達了出來。

在電影剛開始的半小時,我還關注着由於周圍人過於沒有表情、語氣平淡而稍顯靈動和格格不入的海清;半小時之後便入佳境,我隨着男女主的生活情緒起起伏伏,早已忘記什麼導演的三姑六婆姨夫二叔與演員海清之間的差異。整個內容如此真實,我也沒有覺得它像一部紀錄片,不得不說演員們真的很棒,導演最棒,引領整個劇組達到預期。

內容平淡、真誠、真實,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無論是馬有鐵的樸實,一輩子任勞任怨幫老三幹活自己卻一直貧苦,貧苦卻堅持不靠“勞動”所得都爲借,借必還;是老三一直“把他當作免費長工”在政府補貼分房時卻仍然幫他爭取;是張永福的兒子在他獻血期間給送了貴英兩件大衣在之後算賬時還是按錢折算回去。與周圍所有人相比,男主角馬有鐵顯得那麼的遵從“超我”,他在全片中唯一顯露出人類“自私的基因”的時候,只有在收麥時對貴英幫不上忙時的埋怨與推搡,可他又立馬向貴英服軟道歉。他對得起村裏人,對得起家人,更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可這樣的人卻過着麥穗般的生活,甚至在我們這些“小康”的人看來有些苦的生活。可是我想,他並不會覺得苦,他們心中,生活本就如此。自由?那是什麼東西?分量幾何?能換幾兩麥芽?

電影的鏡頭同樣樸實、平淡又講究。它樸實地平移或推進,沒有花裏胡哨或特效,真誠地記錄着自然的美景和人的生活,卻不失美感,還充滿細節。馬有鐵把新婚時貼的“喜”字隨搬家摘下又貼了一次又一次;馬有鐵和貴英用驢播種時,隔壁開着拖拉機;馬有鐵臨走前將驢放生,可他自己蓋的房子被推倒時,驢跟着家裏的傢伙事兒一起出門……我想世界上所有能感動人心的事兒都有兩個一致的要求:真誠與細節。無論是寫一篇論文,或者處對象,都是一致的。

最開始看到結局時我的內心很不能接受,我想,這世上怎麼還能有“殉情”的人呢?馬有鐵是個典型的“一生要強的中國男性農民”,他勤勤懇懇、吃苦耐勞一輩子,居然會爲了一段情而失去生的希望嗎?可仔細琢磨,又覺得合乎情理。我想很多人都早有過這樣的感悟:如果我從來沒有得到過,那麼我也不會因爲失去而感到痛苦。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包括《變形記》也很多人評價,說,那些從村裏回去的城市孩子大都變好了,可進過城的鄉村孩子卻很多變得不好了。城市的孩子體會過苦難,再回到甜蜜的城市生活,自然倍加珍惜。可鄉村孩子卻是嘗過甜的滋味,又很難再吃到。如果老四一生未娶,從未感受過與貴英之間相互惦記的真情,我想他也會平淡勤懇過完這一輩子。可是沒有如果。

在這部平淡的影片裏,導演真的表達了很多,卻一點兒都不亂。同樣是真誠用心的作品,相比《李煥英》,這部片子的格局更大,因爲沒有玄幻的穿越而真實到可怕。國家政策、產業發展,社會變化與發展背後的陰影只隱隱顯露。一部分人乘勢而上,更多的人卻像海里的小魚小蝦,鯨吞一來便湮沒。可是努力沒用嗎?當然不是。如果不努力,甚至可能都活不到鯨吞吧。

整部影片看完,迴盪在我心中最大的感受只餘慚愧:我夠努力嗎?

我的爺爺是跟馬友貴一樣的農民,且不如他。爲人木訥,不會說話,不擅交際,只會幹活,一生勤勤懇懇卻在女兒都成家後仍存不下錢。家裏的老宅很早就被賣掉,現在老家有的一套房子是爸爸工作後蓋起的。對,我的爸爸很努力,他衝出農村的圈,從麥穗進化成了麪粉。可他的女兒我卻不夠努力,是靠他混在麪粉的圈子裏。如果不經歷水的混合、手的揉打和蒸汽的高溫,我是成爲不了饅頭、麪包或蛋糕的。努力,我應當以馬友貴爲榜樣,付出勞動獲得產出;可更重要的是,我要嚮導演學習,趕緊想想清楚,我想做的是像《隱入塵煙》這樣樸實無華卻能果腹的饅頭,或者別的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