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話題

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精選10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66W人 

篇一: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精選10篇)

覃思欽

老舍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也是京味兒十足的。

首先,書中的京味兒就是體現在語言文字中了。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方言、兒化音和口語表達,例如“拉晚兒”、“車份兒”和“嚼穀”。使得文章的語言更加活潑,京味兒更加濃厚。

其次,作者寫出來大量的北京真是存在的地名,例如西安門大街、南北長街、西山等等。除此之外,作者還對北海、積水潭等景色進行了細緻的描寫,使老北京在我們心中變得真實、親切,彷彿自己已置身其中。

最後,就是書中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特點,體現了老北京的文化特徵,就比如祥子給劉四爺送禮的描寫,“他想好,破出塊兒八毛的,得給劉四爺買點禮物送去。禮輕人意重,他必須拿着點東西去,一來爲的是道歉,他這些日子沒能去看老頭兒,因爲宅裏很忙;二來可以就手要出那三十多塊錢來。”儘管祥子省吃儉用來攢錢買車,可他依然爲劉四爺送禮。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舉動,突出了北京人這種豪爽、好面子的性格,讓我們對老北京人有了更深的瞭解。

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是如此的真實,京味兒優勢如此的濃厚,這樣的一本書,誰能不被它所陶醉呢?

篇二: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宋文卜

讀完這本書,爲祥子的命運心酸、心痛,更爲舊時中國底層老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而痛心。

當時的社會環境,官員腐敗,生產力低下,物資匱乏,窮人和富人差距懸殊,底層老百姓根本無法擁有正常的,安穩的,普通的生活。這是時代的悲劇,不僅有祥子,虎妞,還有千千萬萬與他們相同的窮人們,都淪爲了那個陰暗時代的犧牲品。

在文中,多處可見充滿京味的話語,如出現率極高的兒化音:“拉晚兒”、“車份兒”。還有一些俗稱或土話,都京味濃郁。

再比如一些對老北京建築、景物的描寫:“過了西單牌樓那一段熱鬧街市,往東入了長安街,人馬漸漸稀少起來。坦平的柏油馬路上鋪着一層薄雪,被街燈照得有點閃眼。偶爾過來輛汽車,燈光遠射,小雪粒在燈光裏帶着點黃亮,像灑着萬顆金砂。快到新華門那一帶,路本來極寬,加上薄雪,更教人眼寬神爽,而且一切都彷彿更嚴肅了些。“長安牌樓”,新華門的門樓,南海的紅牆,都戴上了素冠,配着朱柱紅牆,靜靜的在燈光下展示着故都的尊嚴。此時此地,令人感到北平彷彿並沒有居民,直是一片瓊宮玉宇,只有些老鬆默默的接着雪花。祥子沒工夫看這些美景,一看眼前的“玉路”,他只想一步便跑到家中;那直,白,冷靜的大路似乎使他的心眼中一直的看到家門。”

更有對京城美食的描寫,生動形象的令人垂涎欲滴:“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橋頭吃了碗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着碗,看着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裏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溼透了褲腰。半閉着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

不僅如此,人物的語言也蘊藏着滿滿京味,比如:“告訴你,祥子,擱在兜兒裏,一個子兒永遠是一個子兒!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沒錯兒,咱們的眼睛是幹什麼的?瞧準了再放錢,不能放禿尾巴鷹。當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話,他的美事得擱下,敢!打聽明白他們放餉的日子,堵窩掏;不還錢,新新!將一比十,放給誰,咱都得有個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鍋,那還行嗎?你聽我的,準保沒錯!”一番話乾脆利落,人物形象也躍然紙上。

如此語言,讓我們恍若置身於北平,沉醉於它的風韻,也能更深刻的理解那時北平的環境。老舍先生用他豐富、藝術又巧妙的文學功底把我們所熟悉的這座北京城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風貌。

篇三: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李迪歐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很少提到大戶人家,上流社會中富貴安逸的生活:在自己的戲園子裏喝茶聽戲;拿着二兩銀錢提籠逗鳥走巷頭;坐回遊船,看場電影;亦或者是拿着摺扇出入風花雪月之地……這些僅是北京文化的一小部分……

老舍先生用樸實幽默的語言,體現出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他用地道的京片子寫北京人,敘北京事兒。這種看似樸素平淡的文字下,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京味兒體現在字裏行間一碗豆汁兒,一張烙餅……都能讓我感到無比親切……

這種親切感並不是空洞的辭藻能帶來的,而是地道樸實的文字間所流露的。

在老舍先生的文字間,我並不會感到尷尬,陌生,彆扭。倒像是寶哥哥初見林妹妹時的熟稔……

味兒洋溢在小說的字裏行間使小說別具風韻。

“哥們兒”,“吃了嗎您吶?”“回見”“勞駕”……這些個詞兒說起來特有範兒,有那麼點兒瀟灑,隨意,自在的意思。這不好學的兒化音,正是京片子文化魅力的體現。

文中的祥子是一名車伕。車伕的生活困苦。但卻樂在其中。跑兩趟兒,喝壺品質低劣的茶閒的時候賭幾把錢,抽幾根菸。這便是車伕的樂……

文中對老北京飲食文化的描寫也真不少。什麼糖炒栗子、炸醬麪、涼粉兒、豆汁兒、焦圈兒、豌豆黃兒、山楂糕、冰糖葫蘆……能帶給人一種家的溫暖和滿足感。

再說說書中提到的北京場景:什麼頤和園、萬壽山、雍和宮、青年人愛去的南海,北海……正是老北京人常去的地兒,也都是值得一看的美景。

文中的相聲、數來寶、唱戲的名角兒、抖空竹、糖畫兒、皮影戲、耍大刀…也蘊含着濃濃的京味兒。

老北京住的衚衕與四合院兒。更是京味兒的體現。提起四合院兒,便能想到安詳的午後:陽光溫柔的在老槐樹下灑下一片斑駁的樹影,午後的巷子裏時不時響起一兩聲吆喝。伴隨着呼啦啦的一陣撲翅聲,潔白的馴鴿從空中飛過……

《駱駝祥子》這本書深刻的體現出了北京文化。京味兒洋溢在小說的字裏行間時,小說別具風韻。值得一看。

篇四: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李鵬凱

老舍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中透露着濃濃的市井氣息,言談舉止間都流露着地道的北京味兒。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日常話語間的京味兒。

(一)

“你不用着急,我來是爲你好!”偵探露出點狡猾的笑意。趕到高媽把門開開,他一腳邁進去:“勞駕勞駕!”沒等祥子和高媽過一句話,扯着他便往裏走,指着門房:“你在這兒住?”進了屋,他四下裏看了一眼:“小屋還怪乾淨呢!你的事兒不壞!”

“有事嗎?我忙!”祥子不能再聽這些閒盤兒。“沒告訴你嗎,有要緊的事!”孫偵探還笑着,可是語氣非常的嚴厲。“乾脆對你說吧,姓曹的是亂黨,拿住就槍斃,他還是跑不了!咱們總算有一面之交,在兵營裏你伺候過我;再說咱們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擔着好大的處分來給你送個信!你要是晚跑一步,回來是堵窩兒掏,誰也跑不了。咱們賣力氣吃飯,跟他們打哪門子掛誤官司?這話對不對?”

(二)

“告訴你,祥子,擱在兜兒裏,一個子兒永遠是一個子兒!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沒錯兒,咱們的眼睛是幹什麼的?瞧準了再放錢,不能放禿尾巴鷹。當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話,他的美事得擱下,敢!打聽明白他們放餉的日子,堵窩掏;不還錢,新新!將一比十,放給誰,咱都得有個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鍋,那還行嗎?你聽我的,準保沒錯!”

這兩番話,乾脆利落、生動鮮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兒化語“沒錯兒、一個子兒、兜兒、事兒、這兒、閒盤兒”,北京方言中狹隘的四字語“禿尾巴鷹、海里摸鍋”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擱下”等,都從側面反映出老舍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語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徹,使語段充滿着濃郁的市井氣息,這些都是老舍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簡單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兒的語言寫出的值得世人讀的而且美好的句子,平易近人。

像洋夫的“拉晚兒”,又或是“將腰帶‘殺進腰’”,亦或是用來表示停車處的“車口而上”,如今雖然隨着北京話的逐漸普及,變得瀟灑隨意自然,但是這些傳統的日常用語正在消失,北京話中帶着許多歇後語,愛打比方,用了很多的俏皮話,像“肝兒顫”之類的比比皆是,在輕鬆的語言中敘述了一個拉洋車的車伕的悽慘故事,反襯了當時社會對底層人民的剝削,突出了社會的腐敗。在語言中的京味兒的學問,異常之多,依然需要我們去發現挖掘,不斷的去探索,才能更好地去運用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將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又充滿着濃濃的生活氣息,變得通俗易懂,又十分動人。

篇五: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林家亦

在閱讀駱駝祥子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裏充滿了濃濃的“京味兒”色彩。

每當我一“頭扎進”書中時,我總能被裏面的一些京味兒話給逗笑,如洋車伕的“拉晚兒”,就如同今北京跑夜班車;還有將腰帶”殺進腰”,就是緊緊腰帶,打起精神,好去賣力拉車的意思;“車口兒上”就是停車處,好比現在火車站外邊出租車拉客的地方……等等等等。這種老北京語言,在駱駝祥子裏似乎形成了一種標誌一般,獨具特色。

老舍先生不光把語言方面描寫的淋漓盡致,飲食文化方面也是描繪的津津有味。

關於老北京的吃食,書中也有不少描寫:祥子從軍隊裏跑回來,便吃了碗老豆腐,澆上點醋,花椒油,韭菜末,頂香!和虎妞吃燻肉幹,喝白乾。小攤子上來碗餛飩,撒點香菜,就着個熱燒餅加夾爆羊肉,那叫一個美味!這些都讓讀者有種“邊看邊流口水”的感覺。

駱駝祥子中的京味是老北京的一種文化,這本書也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點象徵,希望大家都能仔細品讀這本書,品味這本書中的“老北京”。

篇六: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駱駝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京味兒十足。

“京腔”,清脆快當,俏皮生動,漂亮活潑。老舍來自社會底層,在語言運用上得天獨厚。他不用刻意走大衆化,通俗化的道路,就已經“化”在其中了。

老舍在《駱駝祥子》中運用了大量的兒化詞,這是北京話中特有的一種合音現象。具有很強的口語色彩,一般只有實詞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極少數量詞可以兒化。

兒化詞可以區別詞性,例如第四章對祥子的描寫“又忍了一會兒,他睜開了眼,肚中響了一陣,覺出點兒餓來,極慢的立起來。找到了個餛飩挑兒。”“挑”本是動詞,這裏加了“兒”之後變爲名詞,意爲“攤子”。兒化詞也可改變詞義,第八章中“她的話是抄着根兒來的”,“根”表示植物的營養器官是植物的本源,而文中的“根兒”表示事物的本源。

兒化詞可以表達某種情感。“人和廠有地方住,拉他的車的光棍兒,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車份兒”,一句話表達了輕蔑與輕視的態度;“?‘來銅子兒的?’一個車伕試着步兒問”中“銅子兒”表示較小的事物;“婦女和小孩兒們注視着他,使他不大自在了”則表達了對孩子的喜愛與親暱。

“兒”也可以增強口語色彩。有一部分兒化詞既沒有改變詞性詞義的功能,也沒有明顯的情感色彩,隻日常所用的口語,“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就沒有個不成。”就體現了北京人的語言風格,透視出人文色彩及文化底蘊。

老舍的語言中帶有很多北京口語詞彙,用生活化的詞語來表現人物性格及生活景象。常見的北京口語有“今兒個”“塊兒八毛”,“咱倆”等等,語言質樸簡潔,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品味濃濃的“京味兒”。

老舍的語言別具一格,不需要高貴華麗的詞句,質樸簡潔,生動的語言讓古老的北京城彷彿就在我們的眼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篇七: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何夢曈

在假期裏,我閱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其中吸引我的並不是生動有趣的寫作手法和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章節,而是書中深深的“京味兒”。

這本小說最大的特點是獨具北京特色的語言,這幾乎成了一種標誌性的東西,在《駱駝祥子》裏更是有淋漓盡致的展現。有湊個塊兒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飯食叫“嚼穀”;當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言語,如“來吊棒”便是調情之意,稱娼主爲“老叉杆”。書中諸如此類北京方言俗語數不勝數,這種以北京話爲基礎的俗白、凝練的文字,極富有市井色彩,充滿通俗的趣味。

提到北京話,我們通常會想到“吃了嗎,您吶?”、“勞駕”、“回見”、“哥們兒”、“今兒個”這些熟悉的日常用語,北京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大多數人的話語系統、語言習慣,說起這些詞兒,感覺特有範兒,帶着譜兒,有那麼點兒瀟灑、隨意、自在的意思。從中不難看出京腔或是京片子的一些特點:帶有明顯的兒話音,愛用象聲詞,有“稀里呼嚕”、“七嚓咔嚓”之類,愛打比方,愛說歇後語,如“羊上樹”,“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也有些俏皮話,什麼“肝兒顫”、“老頭鑽被窩”,還有一些詞尾讀輕聲,比如“大爺”的“爺”就讀輕聲等等……

北京的文化厚重而深邃,又不乏親切可愛,像鐵石一樣深深的吸引着我。希望大家可以認真閱讀這本書,用心體會書中的京味兒。

篇八: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王悠雅

在《駱駝祥子》中我發現了許多帶有老北京味道的文字,其中帶有兒化音的詞尤其得多,這是老北京特有的韻律,令人一聽就知道是老北京的土特產。除了詞語,我眼中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一共分成三個方面:

一、對人物的描寫

在開篇,作者老舍有這麼一段對祥子的描寫:“他計劃着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麼寬,多麼威嚴!……”這段文章中用了許多的老北京的詞語,用這些白話描寫像祥子一樣的車伕,真是恰到好處。

還有對人物的語言描寫,“怨不得你躲着我呢,敢情這兒有個小妖精似的小老媽兒;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玩藝,別看傻大黑粗的,韃子拔菸袋,不傻假充傻!她的聲音又高了起去。”

這是對虎妞的語言描寫其中也有許多老北京的土話,但這些北京話就更直觀的直接寫出人物的特徵了(虎妞的潑辣)

二、老北京的特產

文章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着碗,看着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裏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溼透了褲腰。半閉着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再來一碗!”看完這段話,我的腦子裏一直想着這句話,那一碗“頂香”的老豆腐見證了祥子的再次興起,和投向祥子的那束光。讀到這部分也讓身爲吃貨的我“哈喇子”直流呢。在《駱駝祥子》這樣沉重的題材背後,也少不了像老豆腐、熱燒餅夾爆羊肉、薰醬肉這讓的老北京傳統美食呢。

三、當時社會的腐敗

《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不止表露在文化、特產方面,也表露在當時的黑暗社會方面。世世代代住在北平的人,不論底層人民還是普通市民,他們的惡習是從小浸染出來的,在大雜院裏嚼舌根子,肆意傳播謠言,或撒潑罵街。像祥子這樣來城市謀生的,在北平只能幹髒活累活,也最終會成爲一羣地痞無賴。即使是祥子這樣要強、正直、體面的人最終也在腐敗的環境裏墮落了。這是北平市民獨有的醜陋陰暗心理,這也正是老舍作品中對文化的批判與民族性的關注。

老北京特色厚重深邃,兼有雅俗,又不乏親切可愛,像磁石深深的吸引着我,讓我們有強烈的歸屬感,獲得心靈的安穩和愉悅,這永遠是我們棲息的樂土。讀《駱駝祥子》,讓我體會到了濃濃的老北京氣息。

篇九: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杜語晨

老舍先生,作爲一名地道的北京人,每一篇作品中都洋溢着濃濃的“京味兒”,《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然也是散發着獨特的京味兒氣韻。《駱駝祥子》講述的是北平車伕祥子,因爲時代和階級的限制,從勤奮努力到掙扎,最後墮落的人生悲劇,故事的背景發生解放前的北平,老舍先生以其細膩獨特的視角,從語言、美食、建築等等方面,用生花妙筆給讀者們呈現了一幅生動多彩的老北京風情畫卷。

首先是“京味兒”的語言,作者從一開篇就呈上“整天兒”“車份兒”“拉晚兒”這樣的地道老北京口語,讓一羣生活在底層的車伕形象躍然紙上,在之後隨着故事的深入發展,京味兒口語伴隨着每一位人物的逐一登場,與其各自身份地位、性格、教養相匹配的京味兒語言,讓每一位市井百姓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當祥子摔傷曹先生時,強烈自尊驅使他做出辭活走人決定,高媽沒有落井下石爲討好主人而責備他,而是苦口婆心地安慰勸解,“像你這麼老實巴交的,安安頓頓的在這兒混些日子總比每天打油飛(沒個準地方落腳,各處遊蕩)去強。”這些掏心窩子的地道北京方言,平實溫暖,最終打動了祥子使他留了下來,高媽這位善良,略帶精明的勞動人民的形象呼之欲出。

其次是“京味兒”的美食,俗話說,民以食爲天,作爲生活中最重要的環節,老舍在《駱駝祥子》中的對食物的描寫,也一樣充滿了誘人的京味兒,比如祥子從軍隊回來吃的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的使祥子要閉住氣;捧着碗看着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還有廟會上,“豆汁攤上,鹹菜鮮麗的象朵大花,尖端上擺着焦紅的辣椒。雞子兒正便宜,炸蛋角焦黃稀嫩的惹人嚥着唾液。”這些活色生香的老北京傳統特色美食,在老舍先生筆下,氤氳着美味的芬芳,彷彿從字裏行間飄蕩出來,讓讀者的味蕾也不由得顫動起來。

最後是“京味兒”的建築,作爲車伕的祥子,他的工作是拉黃包車,他的足跡遍及京城許多的角落,跟隨着他的步伐,我們看遍頤和園、萬壽山、雍和宮、天壇等等京城名勝古蹟,也路過天橋、茶館、廟會等等市井喧囂之地,也在衚衕間和大雜院裏感受着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新華門的門樓,南海的紅牆,都戴上了素冠,陪着朱柱紅牆,靜靜的在燈光下展示着故都的尊嚴。”這一段關於北平雪景的描寫,既展現了京城獨有的建築色彩,又呈現了自然的美景和故都文化的交融,帶着古老皇城的肅穆與威嚴的味道。

其實,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還有很多地道京味兒的描述,我們在小說中感受着舊社會祥子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悲慘的一生之外,也從方方面面的生活細節,品味到老北京厚重的文化底蘊與深邃的精神傳承。

篇十: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專題探究

王夢嫺

老舍從小在民間長大,所以他對老北京人民的生活十分了解,寫出來的文章也十分富有“京味兒”,從《駱駝祥子》中的“車口”“拉晚兒”等詞就能看出來。

透過這些富有“京味兒”的詞句,我們能看到人物形象。比如:“按虎妞的想法,來吊棒!好不要臉!”“她纔不能吃這個癟子。”從中可以看出虎妞的潑辣、女混混的性格特徵。

透過這些富有“京味兒”的詞句,我們能瞭解當時的人民生活在怎樣的一個環境中。比如:“可是,‘轉運公司’是不需要她這樣的貨。”當娼妓本來是一件很恥辱的事,可是在當時看來,卻是“轉運”,可見當時人們思想的麻木,社會的黑暗。

透過這些富有“京味兒”的詞句,我們能瞭解到當時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艱苦。比如:“完了!還有那個心哪,腰,腿,全不給勁嘍!”“就你這個跑法,差不離的還真得教你給撅了,你信不信?”車伕們拉“同道兒”的時候,“不給勁”,“差不離”的給“撅了”,都在拼命,在競爭,在積攢信譽,這樣纔有收入,才能維持基本的溫飽生活,生活實在不易。

透過這些富有“京味兒”的詞句,我們能知道一個人身份的好壞。比如:“馬上老叉杆四處去找”中的“叉杆”,從這個稱呼我們就可以想象出娼主是多麼兇暴。還有人和車廠的廠主,大家都叫他“六四爺”,這個稱呼可見他的霸道。

所以,《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不僅僅是一種語言,也是那個舊社會老北京人民生活的寫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