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極少共鳴作文600字

本文已影響 9.8W人 

“孤獨”在一些情況下被看作是高尚的代名詞,是平凡者的一種獨特,是亞里士多德口中的“神明與野獸”,同時,孤獨也意味着——極少共鳴。

極少共鳴作文600字

“有己”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獨特個性,是標新立異,是個人魅力的彰顯,更是一種孤獨感。在大多數人眼中,“有己”意味着凸顯自身觀點,清晰表達立場和態度,不隨波逐流,“有己”所帶來的孤獨感似乎更為強烈,所以更多人寧願選擇碌碌的“無己”以達到融入社會的目標。

在愈加繁複的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囿於現實的“社會歷史性”而深刻地明白自己無法脱離人羣。而越甘當平庸者,自願做無數的芸芸眾生之一,甚至淪為裝睡者也無知無覺。叔本華有句話説得很對,“要麼庸俗,要麼孤獨。”這正是這世上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但古往今來孤獨的人也不勝枚舉。唐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杜甫“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宋有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辛棄疾“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縱留千古美名,世人敬仰,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李白千金散盡,不得入仕;杜甫客死孤舟,一生潦倒;蘇軾一貶再貶,閒人看月;辛棄疾一生抗金,未得戎馬。

孤獨之人,必承擔不被理解之苦,也要承擔極少共鳴的悲哀。“烏合之眾”的真正解釋或許是眾人一起迷失。人們所擁有的對現實的憧憬絕大一部分源自不願對遠離市井與名聲。人們情感的共鳴從本質上看其實是一致的,但隨着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情感共鳴點逐漸發生偏移和分化。

於是偉大人物的出現遠離人潮,新的價值的創造也遠離人潮。我們所説的“庸俗”一詞大多時候更適用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與世俗沒有隔離,我們從眾,與世間大多情感共鳴。但我們也更應清楚地知道,正因為這樣,孤獨之感中的“極少共鳴”,正是它所能體現的真正價值。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