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品詩作文

本文已影響 9W人 

泡一杯香茗,翻開那本古樸的詩詞集,讓茶香和書香融合,縈繞在我左右,伴隨我的思緒飄向古典的詩的國度。

品詩

先秦漢魏詩言辭豪邁瀟灑。荊軻刺秦,便有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楚漢相爭,便有了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感慨和項羽“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惋惜。秦漢——詩詞文化的開端!

到了唐朝,詩歌盛行。在盛唐時期,伴隨着對美景熱愛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李白走來了。這位詩仙留下許多令人稱頌的詩歌。有體現童真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有孤獨寂寞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熱愛祖國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緊接着,安史之亂使唐朝走上了下坡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出現了。看他“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看他“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孤傲,看他“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羣”的孤寂。於是,就有了“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落寞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殷切盼望。

當唐朝被歷史車輪碾過後,建立起一個詞的國度——宋朝。一開朝,就迎來了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期盼。宋朝戰亂不斷,有多少人背井離鄉,盼望祖國統一?陸游僵臥孤村,貧病交加,又有幾人能懂得他爲何“鐵馬冰河入夢來”?一代抗金元帥岳飛精忠報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文天祥寧死不屈,捨生取義,堅持要“留取丹心照汗青”。數萬將士埋屍沙場,有多少人見利忘義,出賣國家?實在是人之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

于謙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卻頗遭衆議,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來警示自己。辛棄疾心懷報國之志卻不受重用,只能挑燈看劍,夢迴連營,可惜雙鬢已白,年事已高,報國之志終於破滅。龔自珍罷官回鄉,仍心繫朝廷,自比落花,激勵後生努力報效國家。

閉眼合上詩集,幾首詩詞的畫面在腦海裏一一呈現。詩詞確實是歷史的產物,它就像這香茗,慢慢品味,就能品出其中的真諦。詩詞的確是中華文化的獨特象徵,它定會像這香茗,永不消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