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六年級600字

本文已影響 8.3W人 

轉眼之間,夏天就要到了,端午節也即將來臨。作爲一個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自然是極爲重要的節日了。今天,我就帶您瞅瞅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六年級600字

要說這端午節啊,可真不一般,這可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節日,因爲一個人而創造一個節日,可真是屈指可數了。相傳在春秋時期,屈原向楚懷王提出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參去職並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城,屈原看到祖國將亡,心如刀割,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的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所以這一天便被定爲端午節。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實在令人敬佩。

說到端午節,就不得不提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了。“五月五、是端午,吃糉子、掛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一天裏,家鄉的小孩們都佩香囊、系五色絲線,能辟邪驅瘟、防病去蟲、寓意可大着哩。

不過呢,對家鄉人來說,端午最重要的當屬吃糉子了。屈原死後,人們擔心扔到江裏的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用棕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那麼,美味的糉子是怎樣做成的呢?首先用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折成一角,放入浸泡好的黃米、軟大米,也可以加入一些豬肉之類的東西,最後用糉葉蓋上,用棕繩捆上。糉子包得好不好,全看三角是否勻稱,是否有型。做熟以後,解開棕葉,加入白糖,咬上一口,一種甜甜的、軟軟的、糯糯的口感充斥口腔,吃飽以後,又想再吃一個,讓人吃了還想吃,正所謂“肚飽眼不飽”嘛!

吃糉子,吃的就是一個吉祥。糉子起初是用來祭祀的,爲的是除瘟、驅邪、求吉祥。“棕”諧音“中、宗”,所以人們吃糉子也是爲了能金榜題名,以此來光宗耀祖。

家鄉的端午,習俗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那是家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盼吶!過端午,即是對屈原的紀念,也是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啊!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