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推薦

本文已影響 8.13W人 

瞧!一家人圍坐於桌前,面前水汽氤氳,棕香逼人!白白圓圓的鴨蛋包着金黃色的蛋黃,煮的發胖的蒜瓣愈加的白嫩豐盈!翠綠的糉葉裹着潔白的糯米,那糯米的懷抱裏還有一粒紅色的新疆灰棗!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

我看着餐桌上這難得看到的一幕,不禁饞蟲大動!“要是天天過端午節纔好!”我一邊嘟囔着一邊拿起一個散發着清香的糉子,解開紅繩,放入口中,糯米的清香夾雜着臘肉的鹹香,這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我的家鄉是方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方城的端午節吧!就如開頭所講,端午節至關重要的便是吃糉子了!將泡好的糯米,放入清香的糉葉內,裏面還可以放棗子、豬肉、蛋黃等,由於放的食材不同,所以糉子會呈現不同的味道,一般有甜味和鹹味兩種,鹹味是我的最愛。糉子包的形狀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有正方形、長方形等各種形狀,我們這裏是三角形的!

端午節這一天,不僅要吃糉子,還要喝雄黃酒,我們家已多年不喝雄黃酒了,希望我們以後能繼續傳承,因爲“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端午節前後,小孩子要帶五色線和香袋,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現在的五色線多姿多彩,除了用五種顏色編織外,還會編上一些生肖或吉祥的飾品。媽媽曾告訴我一個民間傳說,如果把五色線放入下水道內,它便會變成一條五顏六色的大蛇,(我沒有試過,不知道能不能變成大蛇)而香袋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香袋種類繁多,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葫蘆形等,我們一般佩戴的是飛禽走獸類的,例如猴子上竿等等,我們家鄉的這些習俗寄託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之情。

介紹了這麼多,究竟爲何要過端午節呢?爸爸告訴我,傳說是爲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但現在也有紀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之說,還有說這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現在還沒有具體的結論。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展現了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屈原的愛國、伍子胥的正義等。作爲00後,我們要讓這些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傳承併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