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話題

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87W人 

篇一: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這令我備受鼓舞,越發感到農村大有可爲,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爲引領,以飽滿的幹事創業熱情和實際行動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爲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不懈奮鬥。

堅持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發揮好黨支部在各項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發揮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積極帶動作用,成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自身作爲集體經濟增收的第一責任人,再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成效作爲其他村“兩委”幹部年度考覈、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強化責任意識,壓實工作責任,確保把我村集體經濟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精心謀劃部署,科學發展產業。我村依託多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以“項目帶動”的方式大力發展產業。通過大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秀美鄉村點等大項目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並逐步向鄉村休閒旅遊方向邁進。目前,香菇大棚基地及加工廠房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冷庫、風乾機、包裝設備等設施全部安裝到位,產品銷售走上正軌,分爲乾溼兩種香菇,溼香菇主要銷售到超市及縣城農貿市場,幹香菇做好品級分類,按品質分檔次包裝,實現差異化銷售。油茶加茶葉基地的建設持續加強管護,今年主要任務是保障樹苗的成活率及健康生長,計劃在3-5年內實現盈利。黃桃基地今年已掛果成功,銷售方式按現場採摘和供應市場的模式進行,實現收益6萬元。

強化網格管理,提升精細服務。健全農村網格體系,統一劃分綜合網格,實行一員一網格,由黨員擔任網格員,將村“兩委”成員、組長、“五老”人員納入各個網格,依託板凳會深入村組宣講黨的政策、聽取民情民意。繼續優化村黨羣服務中心爲基本陣地的鄉村綜合服務設施佈局,全面推進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爲羣衆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五保戶”等人羣的關愛服務,紮實推進“黨建+農村養老服務”工作,推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規範可持續發展。

篇二: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針對農村發展困難的現狀提出了全面系統的指導。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突破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目標,作爲一名村支書,我認爲關鍵在於加強鄉村治理、加快產業發展、加強黨的建設這幾方面。

治理有效,聚民心揚新風。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是村民對精神層面的更高訴求,也是社會有效治理的成果展現。過去一年,坳田村通過敲門行動、板凳會、戶主會、“服務羣衆零距離”夜談會、“法律進村”宣講活動、“四德”教育活動、免費法律援助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政策宣傳,激發羣衆在農村基層治理的“主人翁”作用,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尚,促進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發展,全面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水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產業發展,強農村富農民。在新形勢下,要實現鄉村振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必須破除傳統產業模式瓶頸。過去一年,我村通過開發蠶桑種植周邊產業,如冬桑茶、桑芽茶、桑葉掛麪等項目,擴大蠶桑種植的經濟效益;今後一年,我村將通過新建種植大棚,重點培育一個以“網絡+線下”爲經營模式的菌菇種植產業,主要通過現場採摘、集中供應、抖音輸出方式經營,改進銷售模式發展傳統種植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真真實實提高經濟收入,增進民生福祉。

黨建引領,築堡壘強根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建設是基礎。我村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實行“黨支部+黨小組+村民小組+村民”服務模式,將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戶;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堅持每月學習日、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制度、常態化開展“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通過強有力的黨建引領“五個一”舉措,深入推進“七大攻堅行動”,不斷夯實基層“堡壘”建設,以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創造力的提升爲鄉村振興的發展注入持久力量。

篇三: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結合在“頭雁班”所學所悟所感,我認爲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努力實現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目標,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強支部、做示範。“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中,太陽村把建好黨支部、培育致富帶頭人作爲重要內容,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帶領下,不斷加強村“兩委”幹部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使村級班子真正具備帶領一方農民開拓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成爲黨在農村基層的堅強堡壘,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

謀產業、壯經濟。太陽村位於太陽山風景區,山高水好,有着豐富的野生茶資源、良好的養蜂條件以及建築文化旅遊資源。我村將立足現有優勢,大力發展茶葉和蜂蜜主打產業,並結合傳統古村落旅遊資源,創建漂流項目,發展農旅結合產業。利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全面發展茶葉、蜂蜜等產業,通過建設“農副產品加工生產車間”、創造“太陽山雲品”品牌、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獲得SC(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認證,形成市場標準化、規範化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做到帶動貧困羣衆增收、土地增值、就業增加。

聽民聲、辦實事。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建設者與受益者,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注重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太陽村將結合“‘三聯三共’強基礎、轉作風、辦實事”活動,利用板凳會、走訪等形式積極聽取民衆心聲和建議,堅持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激發羣衆的內生動力,真心實意爲民服務,實實在在促農增收。

篇四: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經過“頭雁班”的學習,我認爲要通過強支部、選頭雁、興產業,以組織振興促鄉村振興,才能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本村年收入突破35萬元目標。

築牢“堡壘”聚合力。“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只有把黨支部建得更強,把紅色堡壘築得更牢,才能更好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一方面要積極開展黨支部建設規範提升行動,創新探索加強支部建設的措施,籌集資金讓村級活動場所“舊貌換新顏”。另一方面要加強支部隊伍建設,積極吸納致富能手、優秀畢業生等到支部隊伍中來,到村“兩委”中來,加強基層戰鬥堡壘的人才支撐。

優選“頭雁”添活力。以縣“頭雁班”模式爲樣板,打造我村產業發展“頭雁”隊伍。一是嚴把“頭雁”隊伍質量關,建立村級黨員能人、企業老闆、大學生、種植養殖大戶、退役軍人等人才臺賬,同時積極推薦優秀青年人才至我鎮青年人才黨支部,根據人員臺賬針對性引導人員返鄉致富。二是通過資金入股、管理賦權、技術指導、村企聯合等方式讓優秀人才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吸引在外優秀人才返鄉置業創業。

鼓足“錢袋”催動力。東津村現有小蠶工廠一個(佔地一萬平方米)、桑園860畝、茶園260畝、“水韻東津”農莊一家。要推動經濟發展,就必須立足現有產業,挖掘和拓展產業鏈。對於蠶桑產業,要“外引內育”夯實人才基礎,通過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養蠶員工,提升生產力水平,並以村集體的名義,成立收烘公司和蠶絲被廠,實現養蠶、收購蠶繭、加工蠶繭一條龍產業服務,提升產能效益;對於“水韻東津”農莊,要強化項目管理,穩定餐飲場地租賃集體收入,同時結合村級環境、農家樂、河道漂流、果蔬採摘、農事體驗等,形成農旅、文旅、研學等融合發展新業態,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鄉村振興致富路。

篇五: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通過在全縣村黨組織書記“頭雁班”的參訓學習,使我更加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內涵,更加堅定信心走好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道路,更加努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自我革命。聚焦產業振興、強村富民目標,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向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目標奮進,我認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黨建塑魂,擦亮黨建紅底色。堅持黨建引領,把牢發展方向。樹立“三新一高”發展理念,深入開展產業和市場調研,科學編制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提高集體民主決策水平。發揮村兩委“頭雁效應”,培優建強一支真正懂經濟、懂產業、懂管理的村兩委隊伍。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戰略引領產業發展,大力培養農村能人,吸引返鄉人才,進一步增強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凝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將黨建優勢貫穿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全過程。

文化築基,打造農文旅品牌。依託文化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湯橋帝師故里文化內涵,將文化作爲最大的特色和最大的賣點,推動鄉村文化從藝術價值向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的有效轉化。做強文化產業,堅持市場導向,深度融合溫泉康養文化、孝廉文化、國學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堅持農文旅融合,堅持將湯橋文化發展融入全縣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全域文旅的“東部驛站”,提升附加效益。

產業聚力,共促共享發展成果。做強產業羣。大力發展碧水菊花、聯皇農場、對蝦養殖、民進公司4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激發主體活力,增強示範帶動能力。打通產銷鏈條。推動產品進商超進市場、進景區,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加強集體經濟產業生產、加工到消費終端的補鏈、壯鏈、延鏈,實現產值最大化、銷售多元化,提升集體經濟產業流動性和穩定性。優化利益聯結。積極探索“村集體+合作社+村民”“村集體+旅遊協會+村民”模式,深入開展結對幫帶互助和龍頭示範帶動,帶領羣衆共同致富,共享發展成果。

篇六: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實現鄉村振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謂產業興則鄉村興,爲使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我將結合本村實際,帶領黨員羣衆做好土地全盤流轉,培育發展特色農業,勾畫規模化產業藍圖,務求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目標。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個人總結出如下經驗:

建強基層組織,提升支部堡壘力量。堅持一個堡壘就是一面旗幟的原則,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作用,大力推進支部聯建活動,加強經驗交流,積極探索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聯建機制。同時,加大村“兩委”知識培訓,鼓勵主動參加學歷提升,切實轉變發展思維,通過做好選、育、管、用人才等工作,着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充分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

創新發展思維,發展特色經濟產業。紅蘇村處於幕阜深山,地處偏遠,林地多耕地少,山林農產品很難進城變成商品,農業生產技術落後。一年多的時間,村“兩委”始終秉承精心謀劃、科學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深度結合的發展理念,積極與農科院專家對接,多渠道多形式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目前,初步發展形成了高標準野生蔬菜種植基地、山香圓藥材母本源基地、禪茶種植基地,建成了農產品加工廠,可實現多種鮮凍肉品的初深加工、多種深山菜品的加工,註冊成立了江西省山農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和江西省農夫市集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採用代運營模式,組織能人加入,承包運營。

發揮羣衆智慧,鼓勵參與鄉村治理。健全以村黨組織爲領導核心的“一核多元”治理體系,完善“一站式服務”綜合黨羣服務中心。積極推動鄉村法治建設,完善一個村規民約、建設一個法治宣傳公開欄、完善一個法律圖書室,培養多名法律明白人,開展法治宣傳工作,形成幹部帶頭、黨員參與、羣衆支持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健全農村法治工作網絡體系。提升鄉村德治水平,依託農民夜校開設“道德講堂”等榜樣宣傳活動,豐富開展“好兒媳”“好公婆”等評選活動,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等組織,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